广州鲜易鲜物流有限公司为您提供冷链运输的全方位优质服务!

中国供销合作社:构建冷链寄递体系,合作联营成网配套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2-11-14
中国供销合作社:构建冷链寄递体系,合作联营成网配套

农村寄递物流体系是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的重要渠道,是县域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末端服务能力不足、可持续性较差、基础设施薄弱等农村寄递物流体系的突出问题,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供销合作社与邮政富阳分公司于2021年共同组建了胥口二级物流分拣中心,有效发挥了寄递业在县域流通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做法与成效



一是末梢网点实现“一网多用”。

通过延伸服务网点、线下场景布局、线上场景拓展,抓好“快递进村”末梢网点布局与服务扩容协调推进。目前,富阳区社已在人口相对集中、辐射功能较强、交通相对便利的行政村建设了182家标识标牌、服务规范、代办服务功能“三统一”的“富阳供销e家”村级综合服务社作为终端快递寄取点。村级综合服务社负责人兼任快递驿站管理员,除了扫描机,还配有一部有中邮驿站APP的专用手机,能清晰了解末梢网点每天快递的入库数量、短信发送情况、取件情况,快递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除为村民提供取件寄件服务,村级综合服务社还提供农资供应、信贷金融、农业保险、财务代理、健康咨询等“一站式”服务,构建了“十分钟便民服务圈”。


二是中心节点联结“双向流通”。

与邮政合作推进建设农村寄送物流体系,投资110余万元改造胥口棠棣村老旧资产,建成集“仓储+收寄+分拨+投递”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区首家农村二级物流体系——胥口二级物流分拣中心,增配现代化物流设备,集中搭载了快递包裹进村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服务,实行农产品散件交寄综合服务社网点享受标准资费8折;农产品销售旺季提供上门揽收、协助分拣、打包服务,发件量单批100件以上给予资费优惠;通过“邮乐购”线上直播销售的农产品实行免邮费配送,“产业+基地+农户+合作社+电商+快递”的农产品出山模式逐步形成,农产品物流成本有效降低,加快了特色山货“出山进城”步伐。


三是民营快递进驻“降本增效”。

胥口二级物流分拣中心由富阳区供销合作社负责出资110余万元建设,邮政富阳分公司负责“快递进村”区域共配中心的管理运行,开放吸纳民营快递企业的快递件进入“区域中心”服务网络,邮政负责设有村级服务站点的行政村快递包裹的投递和收件上行服务。同时开放吸纳民营快递企业的快递件进入“区域共配中心”服务网络,并保证“无差别”末端服务标准,利用邮政企业的运力、网络和人力优势,代运、代收、代投农村快件,有效地整合了极兔快递等3家民营快递企业在胥口、万市、洞桥等3个偏远乡镇的配送业务,既优化了揽派双方的利益分配、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又有效解决了重复配送问题。


存在的问题



一是二级物流中心造血不足。

胥口二级物流分拣中心前期硬件投入已超110万元,后期运营也在不断投入。但中心基本不存在盈利点,持续经营能力不强、保障不足、成本偏高,效率偏低,仅靠供销合作社和邮政维持此项利民工程压力巨大,可持续性较差。


二是民营快递企业合作意愿不高。

由于农村快递服务存在派件多、揽件少的情况,收益率相对较低,民营快递企业开展“快递进村”意愿不高。目前富阳区12家民营快递公司,仅3家进驻胥口二级物流分拣中心开展合作。


三是寄递物流设施短板突出。

现阶段农村冷链流通体系建设尚不完善,未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覆盖链条,大部分生鲜农产品都采用没有冷链的配送车运输,导致“生鲜类农产品上行”效果不佳。且富阳区农产品生产基地多为偏远山区,由于交通不便,农村物流节点少,揽货与送货的成本居高不下,导致开展“山货下山进城”工作积极性难为维持。


四是工作推进力度不够。

对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政策支持不足,未落实区级支持农村二级物流体系建设的用地、资金等政策倾斜,离上级提出的“村村通快递”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工作建议



一是高位推进形成“快递进村”工作合力。

要争取区委、区政府支持,尽快出台《富阳区邮快供销合作推进快递进村工作方案》,统筹党委政府在组织、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资源,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全面推进“快递进村”工作。各乡镇(街道)将快递进村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内容,支持村级快递便民服务站和智能快递柜建设。区农业农村局、区供销合作社将“快递进村”作为乡村振兴战略重要内容给予支持,鼓励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与快递企业深度融合发展;供销合作社利用乡镇服务网点,拓展快递中转及收投服务功能。商务、财政、发改等部门支持快递企业技术升级和设备改造,财政对末端网点建设给予补贴支持。


二是加快农村二级物流网点布局。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1个乡镇物流分拨中心+N个村快递收递点”的供销“快递进村”模式,开展乡村两级物流体系示范点建设。通过复制示范点的运营模式,加快向物流体系未完善的偏远乡镇进行布点,真正实现村村通快递的目标。强化供销、邮政体系作用,健全末端共同配送体系,采取多种合作模式,科学有效地组织村级寄递物流运输,彻底打通农村寄递物流“最后一公里”。


三是加快补齐农村冷链寄递短板。

要支持大型流通企业以区级和中心镇为重点下沉供应链,推动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对接关系。推进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促进合作联营、成网配套。构建冷链寄递体系,鼓励邮政快递企业和社会资本在田头市场、配送中心园区建设冷链仓储加工设施。完善农产品上行的发展机制,加大探索为农产品上行提供专业化寄递服务模式。


四是积极与民营快递企业合作。

通过政策引导、利益共享等方式吸引大型民营快递企业的加入,多方合作做大做强二级物流中心。双方要积极沟通,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基础上也要保证合作伙伴的利益,做大二级物流分拣中心的业务量,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基础设备水平及服务能力,提升二级物流分拣中心的硬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