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建成进口冷链食品查验区
近日,位于汕头国际集装箱码头的进口冷链食品查验区建成,冷冻水产品将可以从汕头口岸直接进口,节省企业物流成本,激发汕头市水产品进口潜力,助力汕头外贸经济发展。
据悉,这个面积80平方米的平台式冷柜查验作业区,可容纳一条货柜查验,温度控制在12℃以下,满足作业需求。查验区的建设可以满足进口冷链食品在这里进口,我们这边是一个冻柜区可以满足96个冻柜同时供电,作为冷库的储存从进口卸船查验、堆存、提柜,这一整条服务都可以在这里完成
进口冷链食品查验区的落实建成,解决了我市冷冻水产品的进口问题,同时也丰富了市民群众的“菜篮子”,接下来也将吸引更多企业来我市开展冷冻食品进口业务,有利于我市做大进口堆头。
近日,广州南沙国际冷链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正式获得海关总署批准。至此,广州南沙国际冷链有限公司(南沙冷链)已涵盖进境肉类、水果、植物种苗三项特定进境高风险动植物产品在内绝大多数冻品的查验资质,为进口冻品在南沙港区的集散增量提速,持续为大湾区市民的“肉盘子”“果篮子”“菜篮子”保驾护航。 广州港南沙冷链是广州市重点工程和民生工程,已建成3座冷库,总库容22.7万吨。同时建设有可满足162个冷藏箱同时查验的查验平台,能够让进口肉类、果蔬、水产品等从查验到存储“全链条不断冷”。 自南沙冷链开展指定监管场地立项工作以来,在省、市、区政府各级部门以及广州海关、南沙海关的大力支持下,南沙冷链稳步推进指定监管场地申请工作,高标准严要求落实指定监管场地建设工作。其中查验平台、技术用房等进境肉类查验业务功能配套设施配备齐全,为冷链查验业务开展及海关日常监管做好充足准备。此次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的获批,意味着广州港在南沙打造高效便利的冻品通关口岸,提供一站式冷链服务的工作迈入全新阶段。 为进一步促进预制菜行业高质量发展,全面保障辖区群众食品安全,3月13日下午,海淀区市场监管局联合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共同组织召开预制菜食品安全研讨会。 会上,与会代表首先就预制菜行业发展现状、预制菜产品标准、供应链管控、食品安全管理、包装标识、信息披露、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开展深入探讨。同时,围绕预制菜在餐饮服务环节等多场景应用上存在的机遇与挑战,为预制菜行业健康发展提出具体可行的意见建议。 海淀区市场监管局、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共同发起全国首个《预制菜食品安全倡议》,倡导相关食品企业从规范供应链管控、严格进货查验、建立预制菜贮存及使用过程制度规范等方面加强食品安全管控。同时,鼓励餐饮服务经营者和外卖平台公示预制菜的使用信息。通过此次研讨会,与会企业代表纷纷表示,将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对照《预制菜食品安全倡议》,进一步完善预制菜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近日,据市自然资源局消息,咸阳这处将建生鲜冷链集配交易中心,项目位于秦都区文兴路以北,咸平路以东,北侧为规划道路。 据了解,该项目总用地面积43789.1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501.63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8984.1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520.47平方米。停车位411辆。 1号楼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地上建筑面积5295.55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520.47平方米,框架结构;2号楼地上四层,地上建筑面积 10240.57平方米,框架结构;3号楼地上一层,地上建筑面积3229.54平方米,门式钢架结构;4号楼地上一层,地上建筑面积6964.64平方米,门式钢架结构;5号楼地上六层,地上建筑面积3833.81平方米,框架结构。 近日,凯德现代冷链物流园迎来首批冷冻食品入库,220吨冷冻薯条和80吨手抓饼的到来标志着凯德现代冷链物流园区项目(一期)正式投入运营。 凯德现代冷链物流园区项目(一期)5万吨冷库,自2022年3月启动建设以来,拧成一股绳,聚成一条心,克服工期短、任务重等不利因素影响,明确目标、倒排工期,在短短八个月的时间里,抓安全施工、保工程质量、抢工程进度,确保项目建设平稳有序推进。 下一步,凯德现代冷链物流园区项目将以“保障食品安全,践行国企担当,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己任,拓展预制菜、牛羊肉、进口水果等冷(藏)冻商品的物流仓储和速冻业务,加大新媒体渠道推广力度,为食品深加工企业提供精准化服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