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长安号进口冷链班列恢复常态化
5月29日,首批从俄罗斯进口的180余吨牛肉、鸡翅等肉类产品在西安港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完成检验检疫并放行,标志着中欧班列长安号冷链进口恢复常态化,后续将有越来越多的进口肉类运抵西安。本次冷链班列由俄铁物流公司、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和上海锐泊时公司共同组织运输,班列从莫斯科契诃夫火车站始发,经阿拉山口入境,抵达西安。
据了解,本次班列为冷链运输,使用全自动柴电一体温控冷藏集装箱,这种冷藏集装箱最大装载61.1立方米,最大承载重量27040公斤,空箱重量6960公斤(含1000升柴油),温度范围可以根据运输需要控制在-29℃至+29℃之间,适用于冷冻食物、新鲜蔬果、水产品以及对温度有精确需求的电子产品等品类的装载运输。
本次班列的运行开创了两个‘第一’:既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开行的首列中欧班列长安号进口冷链班列,同时也是首列由莫斯科契诃夫火车站起运至中国的班列,为日后进口冷链班列的稳定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市场服务部俄罗斯线路经理赵嘉表示,中欧班列长安号进口冷链班列具有载重大、货损低的运输优势。单箱运输货物重量达27吨,达到了单箱允许的最大重量。为了保证货物安全,冷链班列购买了货物保险并且全程监控,在安排押运的基础上,有不少于5位的专业箱管人员全程护航,实现对货物的全天24小时跟踪,并且提供“门到门”服务。
5月29日,云南省商务厅表示,云南省2023年第二批农产品供应链冷链物流项目申报启动。实施主体须于2023年6月30日前完成“阳光云财一网通”平台录入,各州(市)商务局于2023年6月30日前将经县级、州(市)级审核的申报材料报送省商务厅。 根据《云南省商务厅关于开展2023年第二批农产品供应链冷链物流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申报项目必须具备真实性、合规性和较高的成熟度,必须为2022年以来新增投资的项目,包括新建项目、项目的新建部分、改建项目、扩建项目等,申报项目必须确保在2023年12月底前完成。通知明确,项目细化的主要支持内容包括建设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冷库、中央厨房;建设绿色、高效、低碳的冷藏设施;建设冷链集配中心和低温配送中心;购置可循环标准化周转箱;在连锁商超、农贸市场、菜市场、生鲜电商建设终端冷链物流设施等。 在申报类型及数量方面,昆明市最多可申报3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项目,其他州(市)最多可申报1个;昆明市最多可申报3个中央厨房项目,其他州(市)最多可申报1个;昆明市最多可申报20个冷链物流重点干支线项目,其他州(市)最多可申报10个;昆明市最多可申报20个农产品零售终端冷链环境项目,其他州(市)最多可申报10个;昆明市最多可申报5家农产品市场保供企业,其他州(市)最多可申报3家。 近日,财政部、商务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决定以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为重点,支持加快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将进一步聚焦补齐冷链设施短板,提高冷链物流质量效率,建立健全畅通高效、贯通城乡、安全规范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重点抓住跨区域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销地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加快城市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健全销地冷链分拨配送体系。 通过两年时间,推动农产品冷链流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重要集散地和销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工配送中心及零售终端冷链流通能力显著提升,调节农产品跨季节供需、支撑农产品跨区域冷链流通的能力和效率继续增强,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通过中央财政服务业发展资金引导有关省统筹推进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重点引导支持增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流通能力、提高冷链物流重点干支线配送效率、完善农产品零售终端冷链环境、统筹支持农产品市场保供等方面。 近日,中国一冶交通公司承建的云南文山丘北县高铁站冷链物流中心项目(一期)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为实现8月底完工目标全速前进。 该项目位于丘北县交通枢纽示范区高铁站南侧,是文山州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化项目的重点子项目。目前正在实施的一期项目占地90亩,概算投资2.22亿元,建设内容包含商务办公楼、展销中心、电商大楼、农产品交易中心、冷链物流仓库及相关附属配套设备用房等。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推动文山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文山农业产业与丘北城市品牌相结合的区域性新名片,同时辐射带动建成10万余亩果蔬种植基地,或带动近万农户增收致富。 截至目前,产品交易中心及电商大楼、展销中心已经完成主体结构施工,正在进行装饰装修作业。商务办公大楼及冷链物流仓库预计将于6月底完成主体结构施工,项目整体力争于8月底前全部建设内容。 近年来,新泰市围绕“三带十区百园千社万户”工程,以鲜活农产品主产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农产品集散区为重点,构建以县级产地冷链物流中心为核心、乡镇田头冷藏保鲜为重点的两级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体系。自2020年,已建设冷藏库54209.9立方米、通风库9761.9立方米、地窖4090.4立方米,辐射38个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建设冷藏库75个、通风库4个、地窖12个,补贴财政资金1580万元。 与此同时,统筹现有优势资源,加快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连片集群龙头集聚,推动实现保鲜技术从‘静态’到‘动态’的迭代升级、冷链物流从‘基地’到‘超市’的全程保障、产品质量从‘农田’到‘餐桌’的系统监管。例如,青云国际冷链智慧物流园拥有地下仓储冷库26000平方米、低温冷库8000平方米、冷冻库容量30000吨、仓储库18000平方米,年流通存储蛋、牛奶、蔬果约120万吨。 目前,冷藏保鲜设施已成为新泰市农业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农民增收的“好帮手”。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68家,发展家庭农场266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452家,各类农业企业和农业园区安置5.2万人就业,辐射农户23.8万户就地增收。一方面,冷藏保鲜设施降低了农产品损耗,提高了农民收入。新泰市凯运来家庭农场负责人表示,机械冷库能延长樱桃贮藏期10-15天,增加经济效益每公斤约12-16元。谷里镇西朱村党支部书记表示,村民卖不了的自产新鲜蔬菜储存在镇上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冷库,既方便又可以保鲜,延长销售时间,帮助农民增加收入约2000元。另一方面,直接创造就业岗位数量97个,间接创造就业岗位数量326个,运营后带动农户1196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