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助力预制菜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日前,首届中国百强预制菜企业(大同)峰会在山西省大同市召开,其以“百膳竞鲜,大有不同”为主题,汇聚了百强预制菜企业、吸引了千亿资本聚焦预制菜产业。作为预制菜物流领域的代表企业,顺丰集团特色经济板块负责人郭翔兵代表顺丰集团出席了本次峰会。会上,郭翔兵表示顺丰将以预制菜行业“干+仓+配”一体化供应链为解决方案,携手产业各界伙伴,为大同建设成为北方预制菜之都、为预制菜实现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作为一家全面布局预制菜行业的物流企业,顺丰考虑到了预制菜产业链条长而松散的现状,深知上游原材料产地、中游加工处理厂和下游的消费者需要更加紧密联系,才能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因此,为进一步提升预制菜配送时效,优化用户消费体验,顺丰针对预制菜产业链配送管理方面所存在的诸多难题,发挥自身优势资源和技术能力,首创预制菜行业“干+仓+配”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让产业链各个环节紧密结合,有效推动了“原料基地+中央厨房+物流配送”模式的落地。
未来,顺丰也将与各地预制菜产业加强各环节合作,为实现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近日,一列满载冷冻食品的冷藏集装箱快运专线列车从天津集装箱中心站发出,沿着津蓉海铁联运通道驶向成都城厢站和贵阳改貌站。这标志着天津港(600717)集团“津蓉冷链”海铁联运通道重新恢复开行,将进一步畅通陆海大通道,推动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京津冀和川渝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津蓉冷链”专线重启,是天津港集团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深入合作,重启冷链海铁联运的一次成功实践,将有效促进津、蓉两地贸易往来和区域经济发展,助力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建设,推动国内冷链运输市场繁荣发展。“津蓉冷链”专线有效提高冷链产品集配和运输效率,将为天津与成都两地的客户带来更为优质的冷链食品,推动天津港集团冷链海铁联运再上新台阶。 下一步,天津港集团将继续发挥港口“硬核”优势,以“津蓉冷链快线”重启为契机,持续加强同铁路部门的协同联动,不断提高冷链物流服务水平,加快海铁联运物流通道建设,完善内陆物流网络,将港口功能不断向内陆延伸,努力开创“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新格局,更好服务共建“一带一路”。 6月1日,由青岛西海岸现代农业示范区引进的健力源中央厨房预制菜工厂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由北京健力源集团投资建设,是健力源现代农业项目的加工板块,计划总投资1.1亿元,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 据介绍,该项目引进国内外先进预制菜生产设备,采用标准化、数字化、工业化、智能化、科学高效的加工系统和运营模式,实施全品类预制菜生产并实现食品生产全程智能化控制,以卓越的产品品质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用餐需求。 该项目的开工,将进一步提升青岛西海岸新区农副产品加工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水平,是推进“菜篮子”工程提质增效的新业态,农民“接二连三”增收致富的新渠道。该项目还将大力研发生产市场前景好、健康养生的功能性食品,让健力源预制菜成为新餐饮风尚、新餐饮文化、新餐饮模式的引领者。 近日,海口中铁保税冷链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顺利通过海关总署验收,标志着海口综合保税区首个保税冷链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落成,海口综合保税区自贸港早期收获重点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这将进一步促进海口综合保税区和港口间的优势互补,推动区域物流高质量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据悉,该保税冷链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占地3.7万平方米,库容量约2万吨,按照海关指定监管场地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配备约850平方米的查验平台,6间冷冻、冷藏库以及采样室、样品存储室等配套辅助设施和功能间,可满足每年约7万吨进境肉类的查验需求。 海口海关所属马村港海关关长王远忠介绍,目前该关积极推动地方政府及企业申请和建设保税冷链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为企业提供“一对一”“量体裁衣”服务,密切跟进项目进展,及时协调解决企业遇到问题和困难。下一步,该关将持续优化辖区企业营商环境,大力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 近日,作为永川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之一的,位于永川国家高新区凤凰湖产业园的重庆星星冷链正紧抓生产工期。 据了解,永川智慧冷链终端智能工厂项目,作为星星冷链规划建设的全国第四大生产基地,是集研发、制造、销售、仓储物流于一体的智能化工厂;项目占地500亩,总建筑面积23.6万平方米,总投资10亿元,共建4条生产线(一期投产2条生产线),是国内布局的第四大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