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鲜易鲜物流有限公司为您提供冷链运输的全方位优质服务!

当社区遇上生鲜,零售的最佳模式在哪里?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3-11-08
当社区遇上生鲜,零售的最佳模式在哪里?
2018年生鲜电商的4000多个玩家中:1%盈利,4%持平,88%亏损,7%巨额亏损——这组数据触目惊心。
明明是一条万亿规模的赛道,无论是传统零售企业还是互联网资本都瞄准了这块蛋糕。可竞争的上半场到底发生什么?竟然出现如此惨烈的战况?
本文通过探索上半场玩家的经营模式与踩过的坑,希望能探索出“社区生鲜下半场竞争”的最佳模零售式。


给社区生鲜“画像”
生鲜——指未经深加工,只需保鲜和简单处理就可上架的初级产品,包括水果、蔬菜、肉禽蛋、水产、糕点、熟食凉菜六大品类。
120平,1000家门店,生鲜占比70%——这是扎根在上海的“清美鲜家”。清美鲜家以豆制品,面点为利润产品,由于背靠清美集团,从生产,加工,运输,到销售都是集团独自运作。其资金运转高效、扎实的供应链是别的企业很难超越的。
80平小店,累计3460家店中加盟店占比90%,生鲜占比100%——这是已经完成C轮融资的“钱大妈”。钱大妈这家店以卖肉和蔬菜为主。“不买隔夜肉”这句宣传语,是钱大妈打开市场的一块敲门砖。
         
中国生鲜万亿市场,大有可为
市场空间保持增长:报告艾媒咨询统计,中国生鲜零售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5万亿元,增加至2025年的6.8万亿元,未来的市场增速约 5%。
生鲜生意可持续:毕竟生鲜产品存在刚需、高频、高复购的特点。
生鲜的品类价值高:生鲜稳定高频的消费特性,使其一直以来是零售企业引流的重要抓手。
农贸市场的市场份额下降:农贸市场份额的逐年下降给其他渠道的增长腾出了空间,而社区生鲜这一波抢占中有很大概率能分得一杯羹。
         
万亿是大生意,也是难生意——供给端有待升级
令资本狂欢的万亿大生意,可不是小打小闹就能吞下的,社区生鲜的生意不像丝滑的牛奶,有多少胃口就能喝多少,而是扎嘴带壳的螃蟹腿,若是硬咬,只能硌掉的牙齿往肚里吞。
在过去几年的探索中,整个生鲜生意凸显出一个巨大的痛点,但换个角度来看,痛点也是机会点:
目前入局的生鲜企业的供应痛点:从种植,到生产加工到运输——N个环节对接N家公司,众多的环节带来了不可避免的高损耗、高加价,高卖价....导致目前的社区生鲜价格总高于农贸市场。
这就让我们发现了一个机会——产业链升级提效:上游的专业化逐步提升,中游的致力于降损提效,终端的超市连锁化扩张,最终实现产业链效率升级。因此从中长期看,拥有强大供应链和规模效应的龙头企业将在这波吃到更多的红利。
         
现在的格局:入局者众,连锁品牌成区域割据之势
在本土的生鲜连锁品牌走通盈利模式后,定会加快增加布局密度,持续向空白区域扩张。但由于供应链、消费习惯等差异,无法在短期内形成全国布局。因此目前还呈现区域割据之势。    
个体经营入局:自2017年下半年始,个体户经营的社区生鲜小店如雨后春笋般扎堆开业,他们大多是由果蔬批发商、菜摊贩转型而来的。但由于资金少,和供应链整合能力弱,导致他们经营压力较大。
实体商超入局:也想分一杯羹的大型零售企业也纷纷推出自己的社区业态品牌,如永辉的社区店“永辉生活”、中百集团的“邻里生鲜”,大润发的“小润发”。
上游企业入局:上游的农产品和中游的批发市场也都跃跃欲试,向下游延伸:他们一方面积极搭建 B2B平台,另一方面开设线下生鲜店,例如"地利生鲜",“米禾生鲜”,“温氏生鲜”。
区域连锁新品牌入局:比如安徽“生鲜传奇”、贵州的“惠民生鲜”、河南的"厨鲜生"。虽然他们的区域背景奠定了强有力的市场基础,但仍不具有大规模全国拓展的能力。
线上电商入局:电商自营线下社区店,生鲜电商赋能便利店。

在各路神仙纷纷入局后,生鲜竞争的上半场有几种玩法?
上半场玩法一:前置仓模式:
前置仓就是在离居民最近的地方布局集仓储,分拣,配送于一体的仓储点。

一线城市和发达二线城市是前置仓的主战场。不论是每日优鲜还是叮咚买菜,都选择先在一二线城市发展,建立竞争优势后再逐步拓展新城市。正是因为有离居民非常近的前置仓,所以优势很明显,就是免费配送、价格优惠,配送时效高、客户体验好。
但前置仓双雄——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的增速却极其不善,叮咚买菜增速接近0,每日优鲜增速甚至为负。21年一季度,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的净利润率分别为 -36.4% 和 -39.9%。

这两大前置仓龙头踩了哪些坑才导致如此严重的亏损呢?
1.前置仓是一个较重的模式:企业需承担前置仓的建设成本。为保证品质,大部分生鲜产品从源头直采,这也带来了成本的增加。相比之下,社区团购明显更轻,管理难度和初始投资均低于前置仓。
2.前置仓的市场规模<社区团购:前置仓的市场规模在百亿级,社区团购已超过千亿。
3.烧钱引流,获客成本高:前置仓到目前还是亏损的状态,因为这种模式只能依靠线上引流,需要不断寻求融资用来补贴消费者。
需要等到完全培养好消费者的线上购物习惯,对自家平台形成依赖,收纳了大量的会员用户后,才能通过提价,提配送费等方式获利。
         
上半场玩法二:社区团购
社区团购是基于 LBS(地理位置服务)定位熟人社交场景,通过招募的团长组织用户开展线上拼团活动,由平台将商品统一配送至团长处,最终由用户到团长那里自提商品。

社区团购有几大突出的特点:
1、社区团购主打“极致的省”:社区团购的产品定价约是线下超市的80%,通过最便宜的价格加第二天配送的时效性吸引消费者。
2、错位竞争:社区团购的消费者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三、四线甚至更下沉的区域,可见,在用户城市分布上,社区团购和前置仓几乎是错开的。
3、极低的配送成本:2020年年末,社区团购的单件配送成本可控制在1元以内,这是其他模式无法比拟的。
4、前期投入较少:无需像前置仓模式投入大量资本建仓,且团长所聚集的社交流量大大降低了引流成本和配送成本。
正是如此明显的优势,吸引了一大批资本和企业入局,可到了 2020 年初,社区团购平台发展停滞比例超过了 75%。

优点突出,劣势也突出,社区团购的坑在哪里呢?
1.受团长影响太大,销量不稳定,流量被团长拿捏
平台只想把团长当做自提点,过了薅羊毛阶段,给团长的佣金全部降低。如果让团长成为流量的主导着,这么做一定会让团长产生不满情绪,导致流量流失。
2.团长(自提点)抢了社区的生意
自提点往往会抢社区超市的生意,但位置好的自提点一般也被超市包揽。若社区的消费者都通过线上团购,而不去线下购买了,一定会引起这些店长的不满,不但不会花精力为平台组织团购,甚至直接拒绝再承担自提点的职能。
3.生鲜质量差强人意
社区团购卖得好的都是标品,但生鲜的满意度往往不尽人意。但要想提高生鲜质量,就得投入超高的冷链成本,价格就高。
4.退货率高
由于是供货商供货,无法把控产品质量,导致无形中增加了很多退货成本,且供应商只能是本地的,无法形成规模效应。

上半场玩法三:到店+到家模式应运而生
到店+到家模式的代表企业就是盒马鲜生——以实体店为依托,让顾客既可以到店体验,也可以通过网上平台、APP、小程序进行线上购买并享受配送到家服务,满足如今的“宅经济”需求。

盒马鲜生的根据地和前置仓一样,也是占据一二线城市为主, 其25 岁-34 岁的用户占比最高,能达 53%。
盒马鲜生开业 1.5 年以上的成熟门店单店日均线上订单 1200 单,线上销售的占比超过 60%,客单价接近 100 元。
可看似如此红红火火的数据,背后也是千疮百孔——整体运营3年左右,可目前整体仍亏损。
这背后有三个大坑:
1.店面大,资金投入大:因为是“店+仓”模式,加上定位一二线城市,所以投入线下店面运作资金是不可避免的。
2.开店不灵活:往往大店要开在客流量大,商业繁荣的地段。而仓应该布局在地租便宜的地段。店+仓融合的模式,注定是二者的其一的妥协。
3.三公里配送服务:三公里配送服务导致配送成本增加,也带来了配送损耗等隐性支出。如果没有非常成熟的管理模式,注定会带来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

上半场玩法四:到柜自提
这种模式的创新在于“预订制+ 全程冷链+冷柜自提”的运营模式,采用到柜自提,降低“最后一公里”的履约成本。通过反向定制+以销定采+订单式采购来实现零库存。但这种模式还没被大众认可,因为到柜模式的盈利模式尚未跑通,消费者的购物习惯没被培养成,设置自提柜这一举措门槛低竞争激烈。
截止到目前,社区生鲜上半场参与的玩家九死一生,存在盈利模式困局。但上半场的游戏并不是完全没有用处——它成功地培养了消费者在社区及附近3公里内购物的习惯,以社区为中心辐射的生鲜业态逐渐小型化。
随着消费偏好向社区转移,生鲜到家竞争已进入下半场——社区生鲜零售
我国生鲜零售下半场已经探索出了4种玩法:
下半场玩法一:生鲜加强型社区超市
这一类超市最大的特点就是生鲜品类占比高,打造精细化运营,代表企业就是清美集团旗下的清美鲜家。
清美扎根在上海,1000家门店的平均面积为120平,生鲜占比能达到70%+。他以豆制品为大单品,其豆制品市场份额占上海市场的50%,为公司贡献了70%的收入。为利用此优势,清美的门店还以豆制品的利润补贴菜价,确保蔬菜价格比周边市场低约15%,锁死了大量追求新鲜和性价比的消费者。


经过研究,我们总结了5个清美的强优势,看看清美是如何做到“碾压”其他社区菜场的:
强优势1:清美数字化工厂—— 可以做到产能订单实时显示,自动分配生产,实现零库存。
强优势2:科学种植研发—— 清美蔬菜基地自主研发的“新夏青6号”能做到播种后一个月即可收割,平均亩产量600公斤。
强优势3:多门店数量 ——门店密集带来规模化优势。不仅能增加订单数量批量生产,也极大的减少了平均配送距离成本,平摊了运输成本。
强优势4:门店数字化管理——门店数字化识别货架商品数量,后台自动下单。
强优势5:形成自主品牌——“清美”的名气已经打出去了,成功实现自产自销,减少流通环节和成本。
         
下半场玩法二:生鲜折扣店
生鲜折扣店的特点就是主打高周转生鲜产品,临期蔬菜,数量有限价格优惠。代表品牌有生鲜传奇,——2022年1-4月,生鲜传奇的销售规模为4.8亿,同比递增28%,预计全年突破20亿,且正筹备上市。
生鲜传奇的老板王卫在创立生鲜传奇之前,是先创立的乐城超市。不过他发现,乐城超市旁边的垂直品类小店,比如面包店、水果店抢走了超市的生意,于是开始尝试经营7-8种垂直业态的品类店,没想到其中的垂直生鲜店一炮而红。
生鲜传奇明确定位“小区门口的菜市场”,和传统商业选址盯准“人流量”不同,生鲜传奇在2000住户的小区门口就可开一家店。
同时,生鲜传奇也看中自有品牌:其自有品牌SKU占总SKU的20%,销售占比超50%,但利润占比超30%。生鲜传奇在打通下游后,开始向上游延伸:目前它已和80多个基地达成合作,并计划两年内完成90%产品的基地直采。
         
下半场玩法三:便利店+生鲜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在便利店品类的基础上引入生鲜品类,代表品牌有永辉超市,罗森。
这种模式的优势比较明显:
1.相比于超市、商超等,便利店距离消费者的距离更近,覆盖密度更高。
2.对于便利店而言,拓展了商品的品类,搭建了新的购物场景,可以吸引到新的消费客群。
3.在现有店面的基础上增加品类,能极大程度的降低人力、物力、财力以及试错的成本。
虽说优势明显,但坑也不少:
1.消费者还没形成去便利店购买生鲜的消费习惯,教育成本较高。
2.便利店为保持整洁的环境,只适合净菜和精包装产品,售价相对较高。
3.便利店面积往往比生鲜超市小,摆放产品种类有限。
所以目前各企业还在对此模式小心投入,慢慢试水。
         
玩法四:加盟模式社区菜店
这种模式的代表品牌是钱大妈,钱大妈普遍约70平,生鲜占比100%,3460家店中加盟店就占了90%。钱大妈的产品以肉类为主,肉在总销售额占比到40%。顺带卖点蔬菜、水果。

清美的优势在于豆制品,而钱大妈的优势在于“猪肉”——钱大妈的猪肉建立了消费心智,品质好、新鲜。钱大妈“日日出清”的策略,让其他竞争对手纷纷模仿,但模仿者都以亏损告终——大家看不到的是,钱大妈主打的肉类毛利之高,尚有打折空间。
但以钱大妈为例的社区生鲜加盟模式的坑也不少:
1.钱大妈对加盟商的保护不是很突出,钱大妈的门店保护距离仅250米,在上海,这个距离甚至都出不了社区,会导致加盟商陷入内部竞争中,盈利能力下降,亏损状况普遍。
2.加盟钱大妈的前期投入成本高,初始投入至少也是30万起步。
3.加盟商没有调价权:钱大妈所有商品售卖价格都是由规定好了的,加盟商只能将价格调低,不能调高。
这么看来,目前社区生鲜很难出现赢者通吃的局面:因为小区的消费者经常跑到钱大妈买猪肉,跑到清美食品买豆制品,到百果园买水果,再去康品汇买蔬菜。但目前这一个局也让社区生鲜更专业,更丰富,更活跃。
社区生鲜的未来到底在哪里?
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就要重新理解生鲜流通,重新理解社区生意。社区生鲜的竞争本质是对传统农贸市场的替代,而不是盲目探索新模式,这就要求企业处理好人货场三者的关系。
人——满足新消费需求,多快好省的需求
货—— 要有一盘有竞争力的货,构建源头供应链能力
场——聚焦少数生鲜品项,专注小业态模式,快速复制扩张
         
时代发展迅速,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与菜市场相比,社区生鲜超市从环境、卫生、服务、便利等方面更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
与前置仓相比,社区生鲜不用投入前期大额建设成本,也不用承担高额配送支出。
与社区团购相比,不用让自己的流量被团长拿捏,也能及时把握品控,保证品牌形象。
从盒马鲜生中汲取教训,社区生鲜应谨慎大店陷阱,小而美,小而精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作为传统农贸市场与现代连锁卖场的优点结合体,生鲜超市的下半场戏将怎样上演?我们拭目以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