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鲜易鲜物流有限公司为您提供冷链运输的全方位优质服务!

解读欧美日冷链发展和趋势,练好冷链企业“内功”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4-03-31
解读欧美日冷链发展和趋势,练好冷链企业“内功”

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起步晚,发展快,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相较于欧美发达市场整体起步较晚,2008年后冷链物流市场迈入起步阶段,之后随着冷链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消费升级带动冷链需求的不断增长,加之政策的大力扶持,使得整个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增长迅速,2021年市场规突破4000亿元,预计2025年将超过7000亿元,其中食品冷链需求占据总需求的90%以上。

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目前国内冷链物流企业面临着冷链损耗率较高和利润率较低两大核心问题。通过对比,我国冷链物流企业在冷链运输率,损耗率以及利润率等多个经营指标均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

我们认为导致这些困境背后的原因可以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业务模式及运营管理、技术及创新应用、人才梯队与建设管理以及可持续发展。


业务模式及运营管理



01

服务模式横向拓展

欧美龙头冷链物流公司除提供货物运输、仓储、配送等基础功能性服务以外,逐步将自身业务范围向提供咨询、管理等服务领域进行延伸,不断加深与客户业务的融合程度,趋向与客户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以北欧最大的冷链物流公司DFDS为例,作为英国向欧洲大陆运送海鲜的主要承运商,受到英国脱欧影响,与英国开展业务的任何机构都必须进行进出口申报以及出示海产品的健康证明,DFDS则开启为客户提供健康认证服务,例如协助办理和交付CMR寄售单、兽医证书、过境文件等,同时还会按照客户要求,提供订单拣选、重新包装、冷冻、解冻等服务。通过一系列的增值服务,能够在给客户带来更便利与更好体验的同时,促进核心业务的增长。



02

分工细致且专业性强

以美国冷链物流为例,整个产业链上各环节分工明确:运输方负责确定货运卡车与司机,仓储方按照时间要求在卸货码头进行卸货,维修公司负责抢修等;标准化的分工协同模式带来极高的操作专业性,同时也让整条冷链运行起来做到有据可依、有证可查。

此外,针对保质期短且易腐农产品,也会外包给三方专业的冷链物流公司,在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和安全性的同时,降低了物流成本。

相比之下,我国冷链物流行业专业化的分工体系尚未形成,企业之间协同较弱,各自为政运营,冷链物流服务商通常会附带如分拣、配送、仓储、加工甚至维修等服务,虽然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客户多场景的需求,但一揽子服务的质量以及专业性难以保证。



03

精细化运营管理

以日本冷链物流为例,国家通过系列法规严格划分各冷链温度带,根据不同的产品,配送要求等,按照不同冷库温度,将冷库分成了7个等级,其中85%以上的日本冷库为F级冷库;针对货品性质,冷链物流企业又可以分为冷冻(-18℃~-22℃)、冷藏(0℃~7℃)、恒温(18℃~22℃)3个温度带进行分装配送。

在冷库管理方面,日本冷库大多是3-5层、每层5-7米层高的层状构造,根据储存商品特性与客户需求,实行梯级温度设置。并且也会按需配备预冷区、解冻区等特殊功能分区。在冷库作业环节,通过冷藏车车厢与冷库装车站台的无缝衔接设计,避免了断链问题的出现,提升整体装卸货效率;同时日本的冷链物流企业还具备着按照气味、颜色、保质期等特征进行分类储存和处理的经验技术。精细化管理使得日本在库商品的滞留时间不断减少,货物年周转数超过6次。


技术及创新应用

发达市场相关技术水平成熟且覆盖面冷链运输全链条,国内龙头企业积极探索相关技术与场景,但整体仍存在一定差距。

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或地区通常重点将先进技术应用到冷链物流领域。例如采用真空预冷、自动化冷库技术、GPS技术、RFID技术等,在提高公司的营运效率同时,保证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的安全。

以沃尔玛为例,它的仓库存储、物流环节均已实现全程冷链运作,并且从配送装车开始到货物抵达,整个过程中的车内温度都可以实时监控,同时还可以追踪配送路线,实时显示车辆交付轨迹实况;整个生鲜配送中心从供应商、入库、再到物流配送整个流程都会被收录到后台信息系统中,最后转化成数字报告与分析报表,指导运营管理。

美国冷链物流企业的巨头C.R.England公司拥有包括TENFOLD 编程语言、卡车GPS、车载电脑及进程控制平台以及大量自开发软件。公司为每辆运输车配备全球定位系统及网络跟踪设备,可以实时监控车辆运行状态,最大程度确保交付时效。

荷兰的冷链巨头NewCold 通过在卡车上安装的晶体板计算机系统,从而实现收集车辆行驶数据;通过结合出入站情况与大数据分析,成功优化卡车行驶路线,减少空驶的公里数。

日本冷链物流企业Nichirei物流,在仓储环节中,通过打造自动化立体仓库,完全采用数字化设备进行生鲜产品的存取,极大提升分拣效率与准确性。

反观国内,虽然以顺丰,京东为代表的的物流科技公司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和温湿度监控系统,逐步实现全程物流信息共享和温控数据上传,使仓储、运输、配送、包装的全过程标准化、可视化,但就行业整体来看,仍然与发达国家在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预冷环节,我国的大多数农产品甚至不进行预冷,直接采用棉被加冰瓶的方式进行运输,即使进行预冷也多采用普通的冷藏库,预冷的速度及效果并不理想。 


人才梯队与建设管理

发达市场成熟的人才梯队建设以及校企合作模式为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而我国的冷链物流人才建设尚处在建设初期。

近年来,我国冷链物流领域技术型和管理型人才的缺失制约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与转型,较大的人才缺口导致不少冷链企业只能招收普通物流相关专业人才,对冷链相关知识从零学起,带来人才断档问题。我们发现其背后有两个方面不容忽视:1. 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没有冷链物流专业,导致高等院校本科无法设立相关专业,目前只有少部分职业学校设立相关课程;2. 完善的冷链物流教育体系尚未建立,相关培训材料偏重理论,缺乏对冷链物流实践的深入了解,与当下冷链物流企业需求存在差距。

在欧洲,冷链物流公司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极为重视,具体表现为:1. 建立完善的冷链物流教育培训体系,包括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在职培训等多种形式;2. 鼓励和支持人才参与冷链物流相关的科研创新活动;3. 建立冷链物流人才评价体系,包括绩效考核,职业资格认证等多种方式;4. 配备了完善的冷链物流人才保障体系,包括薪酬福利,社会保险等。

以荷兰为例,据调查,荷兰物流管理者中大约90%拥有学士学位,40%拥有硕士学位,超过20%拥有专业资质认证;而在冷链物流方面,荷兰8所研究性大学以及11所应用型科技大学更是都专门设立了相关专业;这些高校通过产学研协同合作,探索创新技术。例如世界第一的农业大学-瓦赫宁根大学研究出 “花的干燥运输”技术,从而减少花朵在运输过程中感染葡萄孢病的数量与几率。

可持续发展

发达市场相关企业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很布局较早,国内龙头企业迎头追赶。

欧洲很多地区的政府与企业已经开始落实相关举措,促进环境、社会和企业治理的改善。例如, DFDS公司宣布将于2023年底交付125辆电动卡车用于短途配送,也在推进如在冷库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投资由太阳能和电能驱动的冷藏拖车和集装箱,用纯烃生物柴油为卡车加油等低碳环保举措;荷兰的NewCold 公司则通过自动化系统优化冷库门打开角度,使得冷库每年的平均能耗降低约40%。

日本同样注重低碳技术发展,日本冷库通过减小冷风机的功率,推广使用新型保温材料,借助系统实现自动控制冷库温度等方法,最大程度控制冷库温度,减少碳排放。

我国冷链物流企业在低碳减排方面同样也有所布局,例如,京东物流已在全国7个大区、50多个城市,总计布局使用新能源车约20000辆,并大量使用清洁能源充电基础设施,每年可减少约4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在2021全球智能物流峰会上,京东物流宣布,将继续投入10亿元用于加码绿色低碳的一体化供应链建设,未来5年,实现自身碳效率提升35%;同时还提出到2030年,京东的碳排放量与2019年相比减少50%的总体目标,并且实现物流车100%更新为新能源物流车,包装材料实现100%环保可再生。


结语

通过上述对标分析,我们发现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冷链物流企业呈现出经营专业化,管理精益化,流程数字化以及发展可持续化的特点,从而支撑了企业的高利润率与经营效率。相比之下,我国冷链物流企业在经营管理,运营效率,以及数字化赋能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何练好内功,提升管理效率,实现高质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是当下冷链物流企业需要核心发力的方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