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泰山东麓山坡上挂满了毛茸茸的“小刺球”,随风摇曳,板栗也随之成熟。
据悉,泰安市岱岳区下港镇就在泰山东麓,独特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板栗生长。因此,下港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板栗种植产业,通过扩展规模、升级产业、延伸链条,逐渐成了泰山板栗最大产地和对外出口地,成为名副其实的“泰山板栗之乡。目前,下港镇板栗种植面积8.5万亩,板栗种植农户8600余户,板栗年产量达1.8万吨,年产值2.88亿元,板栗产业成为当地富民增收兴镇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下港镇在板栗产业发展上下足功夫,健全了从种到销一条龙产业链。在下港镇新建的兴港果品交易市场,新收获的栗子正在进入分拣线。其中泰安市栗欣源工贸有限公司板栗绝大部分出口外销,去年销售总额约1.7亿元,其中仅1000多万元是内销。现在每年的板栗出口量有1万多吨,占全国出口量的四分之一。板栗产品已经销至中东、欧洲、日韩等24个国家和地区。
近日,福建漳州招银冷链物流园区二期工程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据悉,项目位于漳州开发区一区成功大道北侧、观音山路东侧,由福建省海韵冷链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招银冷链物流园区二期工程的首开项目。项目自2月28日开工建设以来,各参建单位通力协作,克服连续降雨、高温及不利地质因素影响,采用优化施工工序、错峰施工、样板引路等方式确保了工期及施工质量。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提升漳州开发区冷链园区配套设施及服务功能,吸引更多冷链食品、物流上下游产业聚集,打造冷冻食品加工、仓储及运输为一体的综合冷链产业园区,对漳州开发区完善冷冻食品产业链,提升食品产业附加值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下一步,招银冷链物流园区将为签约入驻企业做好全方位服务,助力企业完成生产线布置,推动项目早日投产达效。
国庆假期,在蓬江区预制菜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挖掘机挥舞巨臂,塔吊忙碌穿梭,800多名工人各司其职,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据了解,广东江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米袋子”“菜篮子”“海鲜铺子”,农产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发展预制菜产业的沃土。蓬江区,作为江门市的中心城区,更是将健康食品产业作为“3+2”产业体系的关键一环,拥有发展预制菜产业的优越条件和坚实基础。蓬江区预制菜产业园项目总投入超5.5亿元,总占地面积21万多平方米,共有5栋主体建筑物。该项目今年3月起正式施工,其中1栋主要建筑将于本月底封顶,3栋主要建筑将于本月中下旬完成主体工程,项目整体进展迅速。此前,2022年12月16日,江门市蓬江区预制菜产业园正式揭牌动工。其中,蓬江区预制菜产业园在2022年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成为全市首家省级预制菜产业园。2023年位列预制菜产业基地百强榜第37位,不断擦亮“侨都预制菜”品牌。
近日,海南昌江县十月田镇商会投资的昌江农产品仓储物流产业园项目举行开工仪式。昌江县委副书记、县长梁明,县政协主席谢志军,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梁泽,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吴增荣,县政府副县长潘志勇出席仪式。
据悉,昌江农产品仓储物流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3亿元,占地面积达54亩,规划建设集农产品冷藏保鲜、加工包装、仓储配送、电子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物流园区。该项目将通过构建现代化、智能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提高农产品的存储、加工、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同时,项目建设还将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10月4日,青海省西宁市、海东市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内,菜农们忙着采摘,豆苗、苦菊等新鲜蔬菜经初选、装箱、过秤、打冷等多道程序后,以航运+汽运方式运往香港、澳门。
据了解,目前青海省出口蔬菜备案面积已达5.7万亩(0.38万公顷),种植和供港澳的蔬菜品种由最初8种增至19种,冷凉蔬菜的供港时间从原来公路运输的48小时缩短至空运+汽运的12小时,产品在当地市场上的售价可达内地市场的2-3倍,企业纯利增加20%,带动产地农户每户年收入增加3万元。此前,8月11日,首批青海高原特色冷凉蔬菜通过“空运+汽运”的方式运输到澳门,摆上澳门民众的餐桌。同时西宁海关将持续发力,联合地方相关部门,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出口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助推“净土青海·高原臻品”农牧业区域公用品牌亮相海外,推动青海冷凉蔬菜产业迈向价值链更高端,让“菜篮子”真正成为民族地区农牧民致富的“钱袋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