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鲜易鲜物流有限公司为您提供冷链运输的全方位优质服务!

江西南昌市出台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附方案全文)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4-10-15
江西南昌市出台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附方案全文)

为加快物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创新发展,进一步完善综合运输服务体系,扩张物流业市场规模,活跃物流市场主体,更好发挥枢纽经济优势,切实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省会引领战略,立足现有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以推动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提升流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关键,聚焦商贸物流、冷链物流、跨境物流、逆向物流等重点领域,推动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加快推进物流业转型升级、降本提质增效,进一步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打造物流枢纽经济区,为深入推进“一枢纽四中心”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二)主要目标

      到2026年,物流规模效益稳步增长,全市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2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下降至13%;A级物流企业超过62家,其中4A级物流企业达到30家。物流通道枢纽更加完善,基本形成“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空铁水公”现代立体交通体系更加完善,南昌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资源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乡村快递覆盖率达到100%,干支仓配一体化衔接更加顺畅。物流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城市智慧物流项目、智能仓储项目顺利推进,数码托盘、自动打码、自动分拣等物流技术设施标准化,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VR等先进技术在物流领域广泛应用。

二、主攻方向和发展路径

一)商贸物流。完善城乡配送物流网络,合理布局物流园区、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等三级配送节点,加快推进“快递进村”“快递进厂”,打通城乡配送“最后一公里”,构建城乡双向畅通的物流配送网络。夯实商贸物流发展基础,加大科技创新应用,聚焦城乡低空末端物流,探索发展无人机配送、城际运输等方式。因地制宜开展智能快件箱、智能信包箱和邮政快递末端综合服务站的建设和改造,支持商贸企业加大自动分拣设备更新力度,鼓励绿色分拨中心建设,提升商贸物流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推动商贸物流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二)冷链物流。按照“南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产销冷链集配中心+两端冷链物流设施”三级冷链物流节点布局,推动打造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南昌西部物流产业园、中国·南昌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等重点冷链物流园区以及重大冷链物流集配中心为核心的冷链物流网络,发展农产品冷链、食品冷链、药品冷链、冷链共同配送、“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产业。增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流通能力,在集散地、产销地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流通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支持产销地农产品流通企业、冷链物流企业等改扩建冷链集配中心和低温配送中心,鼓励建设公共冷库、中央厨房,加快绿色、高效、低碳冷藏设施应用。提高冷链物流重点干支线配送效率。
(三)跨境物流。完善国际物流体系,以中欧(亚)班列、铁海联运外贸班列为支撑,提供辐射全国、连接国际的干线运输服务组织。以昌北机场为重点,进一步完善连接世界重要枢纽机场和主要经济体的航空物流通道。创新跨境电子商务新业态,实施跨境电商“出海”行动,推广“龙头企业+跨境电商+海外仓”发展模式。大力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功能性平台建设,鼓励传统外贸企业、跨境电商和物流企业等参与海外仓建设,完善仓储、物流、支付、数据等基础服务功能,降低运输成本,提升跨境物流的时效性、可靠性、经济性。
(四)逆向物流。加强“换新+回收”物流体系和新模式发展,有序推动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动大规模回收循环利用,支持物流枢纽、重点物流园区开展逆向物流体系建设,针对产品包装、物流器具、废旧钢铁、汽车以及电商退换货等,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的逆向物流服务平台和网络。健全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推进废旧物资回收利用投递点、转运站、绿色分拣中心建设。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基础设施提质工程。着力构建“空铁水公”四位一体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加快推进昌北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持续完善机场集疏运网络。积极谋划武咸昌高铁、昌厦(福)高铁、长昌(九)高铁,争取纳入国家铁路中长期规划。加快建设西二绕城高速、昌樟高速二期枫生段扩建等项目,推进北二绕城高速、南外环东延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提前谋划景鄱昌、南昌至修水、南昌至南丰、福银高速江西段二通道黄梅至南昌等高速项目,加快形成“两环十二射”高速公路网。持续推进环鄱阳湖公路、G105、G320等国省道干线新建改建工程。全力推进《南昌港总体规划》修订和落地实施,持续推进姚湾综合码头、龙头岗综合码头二期建设,推动南新港区洲渼作业区一期、昌东港区下尾万家作业区建设。着力补齐集疏运道路、港口、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等集疏运体系短板,建设姚湾疏港公路、疏港铁路,强化南昌港与九江港合作。
(二)实施市场主体壮大工程。加大优质物流企业引育力度,支持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国家5A级大型物流企业落户南昌,扶持本地物流企业发展壮大,鼓励物流企业创优评级,鼓励物流企业通过收购、兼并、重组和企业联盟等方式,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做大企业规模,培育形成品牌物流企业。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VR等先进技术在物流领域应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技术装备,促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推广绿色包装、循环包装等,推动物流企业信息化、绿色化、智慧化提质升级。
(三)实施载体平台建设工程。大力推动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结合产业优势,强化精准招商,规划引进一批影响力大、产业带动作用强的重大物流项目,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有效整合枢纽内各类物流要素资源,支持符合条件的物流园创建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推动打造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引导物流企业入驻园区集聚集群发展。结合城市需求合理培育打造城郊大仓基地,完善集仓储、分拣、加工、包装、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公共物流基础设施。强化国家物流枢纽、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与城郊大仓基地的协同互补和联动,补齐城市应急物流建设短板。依托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建设,健全城乡流通网络,增强流通保供能力。
(四)实施产业发展融合工程。推动制造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密切合作,在生产基地规划、厂内设施布局、销售渠道建设等方面引入专业化物流解决方案,结合生产制造流程合理配套物流设施设备,具备条件的可结合实际共同投资建设专用物流设施。引导制造企业结合实际系统整合其内部分散在采购、制造、销售等环节的物流服务能力,以及铁路专用线、仓储、配送等存量设施资源,向社会提供专业化、高水平的综合物流服务。在国土空间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中加强物流业与制造业有机衔接,围绕“8810”行动计划,统筹做好工业园区等生产制造设施与物流枢纽、铁路专用线等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和用地安排,促进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高效协同。加快完善农村交通物流体系,以客货邮融合为抓手,打通农村寄递物流“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促进农村农产品电商产业发展。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行业牵头部门强化对全市现代物流发展工作统筹、协调、指导和督查。协调解决物流业发展跨区域、跨领域和跨部门等重大问题,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协同作战格局,推进重大物流项目建设。
(二)强化要素保障。优先保障重大物流项目的用地需求,在安排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时,合理安排物流项目建设用地。依法合规、用足用好支持A级物流企业发展的各类财政专项资金、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多措并举加强物流人才队伍建设。优先推荐符合条件的物流重大项目纳入省、市重点项目清单,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
(三)深化督促落实。各责任单位按照本方案,细化责任目标,明确时间节点,结合行业实际情况,加快出台或完善相关支持政策,确保方案提出的相关工作举措落到实处,共同推动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