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鲜易鲜物流有限公司为您提供冷链运输的全方位优质服务!

厦门七部门携手出台预制菜产业“提鲜”新策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5-01-05
厦门七部门携手出台预制菜产业“提鲜”新策

为了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抢抓预制菜产业发展新机遇,打造全国预制菜产业发展高地,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厦门市农业农村局、厦门市商务局等厦门市7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出台《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新规明确提出:加快推进预制菜标准制定工作,强化监管全方位保障预制菜食品安全等十条举措,加大对预制菜行业的帮扶力度。




明确预制菜不得添加防腐剂

新规明确预制菜不添加防腐剂。对此,市场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预制菜虽经过工业化预制,但仍属于菜肴范畴,消费者在菜肴烹制过程中一般不添加防腐剂,规定预制菜中不添加防腐剂更加符合消费者期待。预制菜通过冷冻、冷藏等贮存条件和杀菌后处理工艺,没有使用防腐剂技术必要性。对生产企业来说,除了从源头控制微生物,预制菜还需要运用急冻技术冻结储存,以联华开发的高山冬笋红焖羊肉煲为例,低温炖煮8小时出锅后,通过急冻技术快速冷冻到零下18℃,再送入冻库,既保证了产品品质,也延长了保质期。按照新规要求,接下来,市场监管部门还将牵头组建厦门市预制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加快推进我市预制菜标准制定工作。鼓励本市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制定预制菜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并依法依规给予补助或奖励,为保障预制菜产品食品安全、促进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厦门标准”。同时,大力实施预制菜品牌培育,通过一对一、个性化帮扶,鼓励预制菜重点企业通过专利、商标等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加强预制菜重点环节食品安全监管

预制菜作为目前的热门赛道,整体销售呈现向好趋势。目前朴朴已推出200多种预制菜商品,从近两年的销售情况看,主要购买群体为年轻小家庭以及没有太多时间做饭的上班族。从朴朴等电商平台的销售额看,预制菜的占比还远赶不上生鲜食品,仅仅是作为一个补充选项。“目前部分消费者对预制菜还存在食品安全上的顾虑,以及认为其不如现做菜品新鲜、健康,且口感和品质欠佳。”福建省预制菜协会秘书长、厦门市同安区预制菜产业发展联合会秘书长蒋平认为,消费者这种认知上的“偏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预制菜的市场需求。新规特别提出,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要求我市各相关部门通过分工配合,从扩大预制菜优质食材供应,落实食用农产品“一品一码”源头追溯,实施预制菜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监管,加大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抽检监测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等方面,全方位保障预制菜食品安全。新规也鼓励预制菜企业联合科研单位、行业协会开展气调保鲜、精准保鲜与品质调控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着力解决风味衰减难题;创新非热加工、微生物控制、营养与风味稳态化等技术工艺,减少营养成分损失,提升产品品质和口味复原度。




预制菜供厦标准体系逐步健全

据统计,厦门现有预制菜相关企业280余家,拥有安井、绿进、如意三宝、古龙等一批国内知名的预制菜龙头企业。近两年,我市预制菜产业发展迅速,保持了20%以上的增速。同安区作为厦门预制菜产业核心区,有相关企业91家,占全市32%。记者昨日从同安区成立的全市首个预制菜产业发展联合会获悉,目前我市预制菜产业已形成涵盖原材料供应、加工生产、市场销售的完备产业链,能提供500多种菜品,囊括全国八大菜系及即食、即热、即烹、即配等所有类别。据了解,为了助力厦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市从2022年底就先后制订并发布《供厦食品 预包装冷藏膳食》和《预包装冷藏膳食生产经营卫生规范》两项供厦食品标准,率先在全省建立了冷藏预制菜标准体系。去年以来,厦门市食安办已在全省率先通过《供厦食品 预制菜》《供厦食品 动物性水产品预制菜》《供厦食品 预制菜 五香条(卷)》等5项团体标准,填补了厦门市预制菜领域标准空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