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鲜易鲜物流有限公司为您提供冷链运输的全方位优质服务!

冻品出海大爆发,安井、思念、圣农首站为啥都选东南亚?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5-01-10
冻品出海大爆发,安井、思念、圣农首站为啥都选东南亚?
2024年初,不少冻品企业公开表示,要发力海外,出海淘金。

如今回头看,过去的一年,几乎每个月都能听到冻品企业顺利发运海外的好消息。

有意思的是,中国很多冻品企业出海的第一步都是“南下”,不是到香港,就是到东南亚,why?

安井、圣农、惠发,2024速冻食品出海大爆发

2024年有一句话很火,叫做“不出海,就出局”。各行各业,凡是有能力做出口的,都行动了起来。


深陷内卷的冻品行业更是如此,出海热情空前高涨,龙头企业身先士卒。


其中,“速冻一哥”安井食品积极搭建资本出海桥梁,步伐较快。


7月,安井食品派出高层前往东南亚考察当地市场,发现当地人的饮食习惯与口味和国人更为接近,遂将“出海”的首选之地定为东南亚国家。


据最新消息,安井食品赴香港联交所上市议案顺利闯关,预计18个月内择时港股上市。通过推进港股上市,搭建国际化资本平台,为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本运作提供坚实基础。


除了安井食品,2024年,很多冻品企业都迈出了出海的关键一步。


圣农食品自有品牌产品正式踏上了出海之旅,首站直指菲律宾,目前已在菲律宾SM集团旗下的大型商超顺利上架销售。



惠发食品首批产品运往了非洲,一次性发运80多吨速冻鸡肉制品、70多台冰箱以及数万件附消品。



叮咚买菜宣布启动出海计划,并将首站选定为中东的沙特阿拉伯,主要是面向当地客户销售预制菜,同时也会有生鲜、冷藏、百货等品类。


美焕食品首批出口新西兰的产品也顺利发运。



春雪食品郑维新更是直言,公司重点发展国外市场,2024年出口量预计达到2.5万吨,同比增长40%左右。“海外市场销售毛利率为20%左右,高于国内市场。”


冻品企业大出海,既是产业升级的要求,也是产能外溢的结果。一方面,中国正在产业升级,各行各业的能力在向全球市场外溢。另一方面,中国冻品市场趋近饱和、竞争激烈。出海,可以找到增量市场和利润空间。


有趣的是,冻品企业出海淘金,第一步通常是“南下”,落脚地不是香港,就是东南亚。


不论是安井食品、三全食品、思念食品、海欣食品,还是圣农食品、国联水产、屏荣食品等,都是如此。


Why?



港澳市场:需求市场大,增长潜力强

前几天,港澳冻品经销商彭生来内地参加行业会议,被内地冻品人团团围住问:“现在香港冻品市场卷不卷?”


他的回答从来都是“我们不卷”。因为港澳冻品市场独有的两大特点,决定了谁也卷不起来。


首先,港澳市场的营运成本高到离谱。


彭生现在的业务范围覆盖了香港和澳门,年销售额约1亿港元,在香港、澳门各有十几台冷藏车,一台车一个月的营运成本高达65000港元。


具体来说,司机月薪20000-25000港元,跟车送货的人月薪15000-18000港元;一台车一个月的油耗、停车费4000港元;港澳自有冷库太奢侈,都租财团的仓库,一平米月租金1000港元。


“所以我们不能卷,这么高的运营成本,两个月都能把人卷死。”彭生表示,因为运营成本过高,港澳冻品经销商们都是硬扛压力,不会降价销售。


其次,港澳冻品市场需求强劲,内地品牌潜力很大。


彭生认为,港澳台、东南亚、新加坡,虽与中国内地的饮食文化很相似,但也有差异。“我个人生活里,70%的餐食是冷冻食品。一天的生活,从冰柜拿出冻品开始。港澳这边生活节奏疾速,我们对冷冻食品有着很强的依存关系。”

△香港某超市售卖的部分冻品

目前彭生代理的冻品中,8成来自全球,2成来自中国内地。香港作为一个自由贸易港,全球的冷冻食品进来都无需关税,因此很多售价比内地更便宜,这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当地冻品商的产品结构。

“其实,港澳市场很需要国内的优质冷冻食品。”彭生也希望代理到更多内地冻品品牌。


彭生作为长期实战在冻品一线市场的经销商,他的经验和想法,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港澳市场的现状。


正是看到了香港市场的潜力,思念食品早在2003年,就在香港设立了分公司,并由此迈出了全球化的第一步。如今,在香港超市里处处可见思念产品。


东南亚:海外华人聚居地,冻品零关税

目前,已经出海的几家冻品头部企业,如安井、三全、思念、海欣、圣农,海外业务均已覆盖东南亚市场。


东南亚,究竟有何魅力?


1.海外华人聚居地,饮食相似


食品类企业出海,地区间饮食文化差异导致口味的“非标化”是食品企业出海的最大挑战。因此,在海外市场拓展上,与国内消费者口味相对接近的东南亚市场逐渐成为中国食品的出海高地。


海外华人最多的5个国家里有4个在东南亚,分别是印尼、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约31%的海外华人都聚集在这里。其中单印尼一个国家的华人就有1100万人。


这些东南亚华人在生活习惯与消费偏好上一定程度保持了与国内近似的情况,对国内食品仍带有很深的感情。


这就意味着,我国冷冻食品出口到东南亚,首批不愁没人买,这是全球最容易立住脚跟的市场之一。


2.零关税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生效,可互相实施关税减让,东南亚地区成为出口的新热点。


2024上半年,我国出口到东盟的商品总值全球最高,且同比增长14.2%,与中国香港一道,增速位列全球第二。


安井食品就表示,公司产品现已出口到的菲律宾、柬埔寨、缅甸等东盟国家,可享受零关税政策。


目前安井食品已实现速冻鱼糜制品和速冻面米制品的海外销售,计划增加小龙虾、鱼头、鱼糕等水产预制菜肴,不断丰富海外市场产品线。


3.人力成本低廉,适合建厂


东南亚人口近7亿,不仅人多,人口还很年轻,未来将长期处于人口红利期。


以印尼为例,它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人口2.7亿,年龄中位数仅为29岁。这意味着,印尼全国有超7成人口属于劳动人口。


而且,相比国内,东南亚人力成本更为低廉。



这几年,很多冻品企业开始布局东南亚生产基地,为国际化布局的客户无缝对接海内外供应链。比如屏荣食品已经在中国台湾、越南、印尼等地建了工厂,2024年,屏荣越南二厂开建。


2024是冻品出海的大年,我们公司在东南亚接到了6家冻品新厂设计业务,都是中国老板跟当地人合资开办的。”山东一家食品厂设计公司负责人表示。



时间窗口有限,出海要赶早


2024年,我国出口表现非常强劲,高盛甚至点评道,“强劲的出口是2024年中国经济的唯一亮点”。根据高盛计算,2024年出口大概能贡献70%的4.9%实际GDP增长。


2024上半年,包括安井食品、海欣食品在内,多家冻品上市公司的境外市场增幅明显,在一众下滑地区里,显得尤为难得。


鉴于下半年并没有明显的利好因素出现,不出意外的话,境外收入会是很多企业一整年的增长亮点。


而出海,也是有时间窗口的。


全球大环境在一刻不停的快速变化,财经作家吴晓波预计,如今留给中国企业出海的最佳出海时间窗口只有5-10年。


看来冻品出海,还是要赶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