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广东能源天业冷链分布式光伏项目投产暨光储充示范站开业仪式顺利举行,活动主题为“聚新质之力,绘低碳新篇”。广东佛山市禅城区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王大云出席了仪式,并为该项目授予“超充示范项目”牌匾。
广东能源天业冷链光储充示范站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天庄冷链物流园内,是一个集光伏发电、电能储存和新能源车充电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智能化综合能源项目。 该项目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将钙钛矿光伏发电组件应用于玻璃幕墙和车棚,并采用了高安全性的半固态储能电池,成为全国首个此类光储充示范站。 通过钙钛矿电池组件、半固态储能电池、全液冷超充技术、光伏智能清洗机器人以及智能数字化控制系统等多项创新技术的应用,该项目不仅保障了场站的本质安全,还实现了效益最大化。项目总投资约为1800万元,其中光伏系统装机容量为4.25MW(配备了一套高质量、高频次的自动清洁系统),储能系统容量为105kW/215kWh。此外,示范站还配置了一套720kW的充电主机、2把全液冷超充枪和10把快充枪。
据悉,广东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帆,省供销合作联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叶梅芬,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曲晓杰,广东建工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育民,省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江江,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小建等出席本次活动。 黄江江表示,广东能源天业冷链分布式光伏项目投产暨光储充示范站正式投运,是广东省能源领域的一件喜事,标志着在推动能源绿色转型、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崭新的一步。能源转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久久为功、持续推进。希望以此次项目投运为契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和产业推广力度,不断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广东省能源转型和新型能源体系构建作出更大贡献。 此次的广东能源天业冷链光储充示范站的开业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不仅在技术创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上取得了突破,还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范例。 第一,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看,该项目是全国首个将钙钛矿光伏发电组件应用于玻璃幕墙和车棚的光储充综合能源示范站。钙钛矿光伏组件作为第三代太阳能电池技术的代表,具有弱光发电能力强、转化效率上限高、制作工艺简单以及美学兼容性高等优势。这种创新的应用不仅为建筑物提供了美观的装饰效果,还实现了持续的绿色能源供应。 此外,项目还采用了高安全的半固态储能电池、全液冷超充技术、光伏智能清洗机器人以及智能数字化控制系统等多项前沿技术。这些技术的集成应用不仅保障了场站的本质安全,还提升了项目的整体运行效率和效益。 第二,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该项目总投资约1800万元,光伏系统装机容量达到4.25MW,储能系统容量为105kW/215kWh。通过高效的能源管理和技术创新,项目能够显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同时,示范站的建设也为当地冷链物流园提供了绿色电力支持,建立了绿色冷链物流体系,推动了冷链物流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此外,项目还为广东省的新型储能产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激发了产业活力和社会创新能力。 在社会效益方面,该项目的投运标志着广东省在推动能源绿色转型、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征程上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并完成成果转化,广东能源集团正在逐步改变传统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为社会带来全新的价值创造方式。 同时,示范站的建设也积极响应了广东省关于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部署,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绿色动能。此外,广东能源集团还携手广东省供销合作联社,在天庄冷链物流园内打造“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优质农产品展区,为农民提供了展示和销售特色产品的平台,促进了产业融合发展。 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广东能源天业冷链光储充示范站的开业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能源转型提供了重要的示范作用。通过项目的成功运营,广东能源集团将引领钙钛矿光伏、固态电池等新技术的加速发展。 未来,该集团还计划在粤港澳大湾区布局更多的光储充一体化项目,探索新型储能技术在城乡区域的多元化运用。这不仅有助于推动绿色能源的广泛应用,还将进一步提升广东省在全国能源转型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