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来自农产品贸易领域的重大消息,让中阿两国农产品贸易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2025 年 3 月 17 日,海关总署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公告,解除阿根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禁令,阿根廷鸡肉即将重返中国市场。与此同时,双方在牛副贸易等领域也展现出进一步合作的意向,这一系列动态将给两国的农产品贸易格局带来诸多新变化。
在全球禽肉市场中,阿根廷占据着重要位置,是主要的禽肉出口国之一。中国则一直是阿根廷禽肉产品的重要出口目的地,以往,阿根廷输华禽肉产品丰富多样,鸡爪、鸡翅、鸡腿等备受中国消费者欢迎。在国内的生鲜市场和超市冷冻食品区,常常能看到阿根廷鸡肉的身影。这些产品凭借稳定的品质和适宜的价格,不仅丰富了中国消费者的日常饮食选择,还为中国餐饮行业提供了重要的食材来源,成为中国市场上的 “常客”。
1.消费者:更多选择,更低价格
禁令解除后,阿根廷鸡肉将再次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这对中国消费者来说是个好消息,市场上的鸡肉产品种类会更加丰富,消费者能买到更多不同部位、不同加工方式的阿根廷鸡肉。随着供应量的增加,市场竞争加剧,阿根廷鸡肉为争夺市场份额,价格可能更具吸引力。消费者有望以更实惠的价格,买到优质的进口鸡肉,提升生活品质。
2.企业:丰富货源,降低成本
对于国内生鲜销售商和餐饮企业而言,阿根廷鸡肉的回归意味着货源更加充足。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采购计划,避免因供应不足导致的缺货问题。而且,多了阿根廷这个供应渠道,采购成本有望降低。企业采购成本降低后,能进一步优化产品价格,增强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为消费者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和服务。
3.宏观经济:深化合作,促进交流
从宏观层面看,阿根廷鸡肉重返中国市场,是中阿两国在农产品贸易领域合作的重要成果。农产品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合作加深了两国在农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贸易往来,双方可以在农业技术、市场开拓等方面相互学习,共同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促进双边经济增长。
1.阿根廷牛副产业现状
阿根廷的牛副产品出口业务较为成熟,每年约有 12 - 13 万吨牛副出口到世界各地,主要出口目的地包括中国香港、俄罗斯、泰国以及秘鲁等地区和国家。近年来,阿根廷牛副出口价格呈现上涨趋势,去年平均单价为 1400 美元 / 吨,今年 1 月涨至 1680 美元 / 吨,这反映出其牛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旺盛。
2.中国市场需求与机遇
中国市场对优质牛副产品的需求一直较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肉类产品的品质和种类要求越来越高。阿根廷牛副若能顺利进入中国市场,将丰富国内市场的产品种类。例如,牛肚、牛筋、牛腩等产品,既适合家庭烹饪,也能满足餐饮企业开发特色菜品的需求。这不仅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还将为国内肉类加工、餐饮等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肉类加工企业可以利用这些优质原料,开发新产品,拓展市场份额;餐饮企业则可以推出更多特色菜肴,吸引顾客,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在此次海关总署的访问行程中,中阿双方在农产品贸易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拓展。除了鸡肉和牛副贸易,双方还签署了关于阿根廷向中国出口牛黄、干果等产品的检验检疫和卫生要求议定书。
1.牛黄:医药领域的新原料
牛黄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在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阿根廷优质牛黄的进口,将为中国医药行业提供更多的原料选择,有助于推动相关药品的研发和生产,满足市场对牛黄类药品的需求。
2.干果:丰富休闲食品市场
阿根廷的干果,如杏仁、葡萄干等,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优良的品质闻名。这些干果进入中国市场,将丰富国内休闲食品的种类。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美味零食的需求不断增加,阿根廷干果有望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
3.未来展望:更多产品准入
双方还明确了 2025 年阿根廷产品准入方面的工作重点,猪副、李干和水产品输华议定书的签署工作被提上日程。这表明,中阿两国在农产品贸易领域的合作正朝着多元化、全方位的方向发展。未来,将有更多阿根廷特色农产品走进中国市场,为两国贸易注入新的活力。
阿根廷鸡肉重返中国市场,以及后续一系列农产品贸易合作的推进,是中阿两国友好合作的重要体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加强国际贸易合作对于各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中阿两国在农产品贸易领域的深化合作,不仅为双方带来了经济利益,也为两国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福祉。
未来,希望双方能够在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确保进口农产品符合中国的标准和要求,让中国消费者吃得放心。我们期待着更多阿根廷优质农产品走进中国百姓的生活,也期待中阿两国在农产品贸易领域取得更多成果,为两国的友好合作谱写更加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