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鲜易鲜物流有限公司为您提供冷链运输的全方位优质服务!

十年间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发展成绩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3-11-17
十年间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发展成绩

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正在不断改变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消费模式。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逐渐升级,越来越注重食品的质量和新鲜度。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对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减少物流损耗、延长食品储存期、实现食品跨区域运输、浪费社会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也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社会物流总量也在逐年增加。与一般物流相比,冷链物流的要求更高,相应的管理和资金投入也比普通常温物流大,所以冷链物流的价格相对较高。

2022生鲜冷链物流行业发展趋势及展望


近年来,我国经济稳步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快速增长推动了我国冷链物流业的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上年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9975元,增长8.8%。


作为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物流的发展连接着社会生产的各个部分,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冷链物流作为物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国内很多行业都出台了促进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政策,鼓励和支持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


冷链物流产业相关政策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通知》,完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布局,加强产销冷链集疏运中心建设,补齐两端冷链物流设施短板,夯实冷链物流运营体系基础,加快形成高效衔接的三级冷链物流节点;依托全国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结合冷链产品国内国际流动,建设服务国内生产销售和国际进出口两大冷链物流体系;推进干线和支线物流配送两端协同运行,构建设施集约、运输高效、服务优质、安全可靠的国内外一体化冷链物流网络。


2022年国务院市《中共中央关于2022年全面做好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意见》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推进全县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推进合作、合资、联网。支持供销社推进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建设县域集散中心。


报告下载:冷链物流行业专题报告

政策助力加之行业自身的强大吸引力,让冷链物流成为了明星产业,吸引各路资本争相布局。但不容忽视的是,基础设施分布不均、配套设施和信息化水平偏低、企业“小而散”、监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一直制约着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因此,在冷链物流赛道“热”起来的同时,产业创新升级的步伐也应“快起来”。

市场需求激增

政策持续加码

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产地销地冷链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冷链装备水平显著提升。

根据中物联冷链委发布的数据,2020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达3831亿元,5年复合增速为12%,冷库库容接近1.8亿立方米,冷藏车保有量约28.7万辆,分别是“十二五”期末的2.4倍、2倍和2.6倍;2021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总规模达4585亿元,同比增长19.66%;预计到2025年,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可达5500亿元。

业界普遍认为,推动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因素源自多个方面,包括人们对高品质消费品及市场主体对高质量物流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消费群体对食品质量、新鲜程度愈发关注;生鲜电商、果蔬宅配市场快递崛起(2021年,我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已从2017年的1097亿元增长至6861亿元),推动了冷链需求总量的提升。另外,医疗冷运也是冷链物流行业的另一大需求方。目前,国内需要低温运输的药品每年总金额高达数千亿元,药品运输和配送需求日益增长,稳定支撑了冷链物流市场的规模扩张。

“我国冷链物流起步晚,行业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既需要市场需求的驱动,也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快递物流专家赵小敏指出,近年来,国家多个部门陆续颁布相关政策法规,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冷链物流行业景气度的提升。

通过梳理发现,仅在2020年,与冷链物流行业相关的扶持政策就多达8项。2021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进一步突出了冷链物流的战略地位,明确了发展任务与目标,我国冷链物流也开始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今年以来,冷链物流领域支持政策相继落地。1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对“十四五”时期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布局建设做出系统安排;2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发布的《“十四五”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专项规划》明确要求,“十四五”期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将建成600个县域产地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100个农产品冷链物流枢纽基地、200个城市销地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4月,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冷链物流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完善冷链运输设施网络、培育冷链运输骨干企业、健全冷链运输监管体系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5月,财政部和商务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加快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进一步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通知》,提出以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为重点,支持加快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

近期,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24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加上已于此前发布的首批17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已达41个,覆盖全国27个省(区、市)。这也表明,冷链物流有望加快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除国家层面的政策引导外,浙江、山东、湖北等多地也相继发布冷链物流支持政策,推动行业向上发展,提升冷链物流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网络化运行水平。

“作为保障生鲜冷冻品以及疫苗、生物制剂等医药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一环,冷链物流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物流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政府和百姓密切关注的领域。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冷链物流发挥的行业价值愈发凸显。因此,国家层面自然会投入更多力量,并通过政策倾斜支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物流行业资深专家孔震表示,国家、地方层面陆续出台支持冷链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为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资本高度关注

企业竞相布局

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加之市场需求稳步攀升,我国冷链物流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业界也普遍认为,冷链物流行业的崛起是大势所趋。

正因如此,无论是传统快递物流企业,还是产业链上下游的关联公司,抑或是跨界玩家,都希望在冷链物流这一赛道赢得一席之地。这其中,有手握大量消费端资源的平台企业,如京东、顺丰、菜鸟;有持有仓储资源的地产商,如万科、宝能;也有冷链需求并已涉足相关业务的食品、农产品企业,如光明乳业旗下的领鲜物流、新希望旗下的鲜生活冷链等。

对此,赵小敏指出,冷链一直被视为物流行业的“金字塔塔尖”。当下,在快递企业加速拓展生态链的背景下,冷链物流几乎成为每家企业的必争之地。

面对万亿级市场,快递企业或携资本和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重磅加码,或自建直营网络,或打造加盟模式,或与第三方深度合作。除邮政、顺丰、京东等直营制快递巨头外,包括中通、圆通、申通、韵达等在内的加盟制快递企业也持续向冷链物流领域发力,而一些专业化冷链企业则利用资本化手段加速并购整合。

具体来看,京东物流在2014年就开始打造冷链物流体系,而顺丰也在同一时间发布了“顺丰冷运”品牌,启用包括上海、厦门、北京、广州等地在内的共10座B2C冷库;2015年,菜鸟网络推出生鲜仓储配送中心;2018年,京东正式推出京东冷链,专注于生鲜食品、医药行业;2020年,中通专门成立了冷链业务板块;2021年,美团优选进行大规模冷链设施建设,在2021年夏季来临前建立了一张覆盖全国90%县市、近百个大仓的冷链物流网络。

除了头部玩家动作频频,冷链赛道上还不断涌现出新的生力军。据相关机构统计数据,2020年新成立的冷链企业达11938家,2021年则有9005家,2022年1~8月新成立的冷链企业达到3805家,较2019年之前数据早已翻番。

近两年来,冷链物流行业融资频繁且获投融资额较高。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国内共有68家冷链物流及相关企业获得投融资(78笔);其中,26起公开具体金额的融资中,有18起达到亿元,5起达到10亿元。

2021年迄今,冷链物流相关领域共计发生融资事件12起,金额超122亿元。例如,生鲜冷链物流行业平台“鲜生活”于2021年1月完成6亿元A轮融资,旨在打造数字化生鲜冷链物流平台;同年5月,瑞云冷链宣布完成天使轮1.2亿元融资后,又于8月宣布完成亿元Pre-A轮融资,以自营+合伙人模式实现冷链零担流通网络全覆盖;2021年12月,冷链科技生态平台—前海粤十完成3.9亿元A轮融资,并宣布未来3年,将用科技全面赋能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专业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同期,乐禾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继2020年12月完成D轮融资后,又一次完成数亿元E轮融资。

由此可见,冷链物流企业“吸金”能力十足。不仅如此,科技创新的力量正在推动冷链物流摆脱传统的运行方式,向智能化、科技化、自动化方向转型升级,多数冷链物流企业融资用途也从冷库和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等设施建设向前端产后预冷、加工、冷藏和后端配送、零售、消费等环节延伸,从硬件设施建设为主向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营、数字化、信息化程度提升转变。

风口之下短板逐渐显露

当前,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持续利好,市场需求愈发旺盛,产业发展时机也十分成熟。但不容忽视的是,国内冷链物流“小、散、乱”的问题依然突出,体系建设也存在明显短板。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冷链流通率较低和冷库建设规模不足,难以满足日益多元化的产业发展需求。

目前,我国对于冷链物流的需求十分旺盛,但冷链设备投入与发达国家相比却严重不足。根据全球冷链联盟(GCCA)发布的数据,近年来,随着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速,我国冷库容量由2015年的3740万吨增长至2020年的7080万吨,冷藏车保有量由2015年的9.34万辆增长至2020年的33.54万辆。即便有了明显增长,但无论是人均冷库容量,还是人均冷藏车保有量仍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除此之外,我国冷链运输率仅为10%~20%,与发达国家80%~90%的平均水平相去甚远。受制于较低的冷链运输水平,我国每年仅果蔬一项的损失金额就有上千亿元。据专家估计,我国易腐食品在流通环节中的损失率高达25%~30%。

不仅如此,国内各地冷链设备和企业分布不均的矛盾也尤为突出,冷链基础设施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一线发达城市,而承担了全国大部分生鲜农产品批发交易的中西部地区则冷链资源匮乏,发展相对落后。除了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薄弱,信息技术和管理水平欠缺也是制约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原因。上述因素使得生鲜商品在运输中得不到规范的保温、保湿、冷藏,加大了流通时的损耗,导致“断链”等问题时有发生。另外,由于自动化设备落地成本较高,且多数冷链物流服务有链条断裂、流通率低的问题,导致全链路的可视化和自动化难以实现。

“在冷链企业竞争层面,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市场集中度不高,百强企业的总营收仅占市场总量的20%,存在‘小而散、缺专人、缺资金’等问题,这也导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规模效应有限,尚未出现垄断型企业。”赵小敏进一步指出,未来在我国冷链物流市场中,势必会频繁出现并购重组等整合行为,企业想要抓住机遇,必须增强其资本能力,以及全面整合运输资源的能力。

加快转型升级

解行业发展难题

总体来看,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过程中仍需克服不少障碍。因此,补齐冷链物流短板,加快行业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这既是行业发展的内驱动力,也是普通民众消费水平升级的迫切需求。

首先,完善冷库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流通率,减少断链和损耗是冷链物流发展的基石,也是冷链物流企业走出高投入期,逐步实现盈利水平提高的关键所在。在业内人士看来,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中缺乏的并非是需求、供给、资源,而是结构合理而均衡的冷链基础设施。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供应链体系,为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其次,冷链物流标准体系还有待完善。多家冷链物流企业相关负责人坦言,目前冷链物流从生产到流通、消费各环节缺少统一标准,而且强制性标准较少,衔接不紧密,尚未形成覆盖全链条的冷链物流监管体系,无法实现对温度控制、制冷、温控记录设备使用等情况进行全方位有效监管。虽然近期国家层面出台了相关标准,但在落地执行上却遇到了阻碍,进而导致行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因此,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还需国家层面尽快出台相关标准以及配套细则,实现全流程有序衔接。

除了加强对运输产品的质量监控,推进资源整合,行业改革还亟需加快智能化与无人化的转型步伐。为此,冷链物流行业应积极抓住当前新技术带来的新机遇,打通相关行业的大数据壁垒,打造多网融合的冷链物流智能信息系统的基本框架。

孔震认为:“想要适应日趋多元化的市场,需要冷链物流企业提供更为精细化的服务,而在服务的背后是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他进一步指出,加快冷链设备的研发,降低冷链物流成本,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但整体来看,业内缺少对专业型人才的培养,难以满足冷链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培养适合现代物流经营需要的人才、提高冷链物流从业人员素质是当前至关重要的工作。另外,在冷链物流增量市场的竞争中,企业势必会不断扩大业务规模,但冷链行业是一个前期投入大、运营成本高、投资回报周期长的行业,需要企业做好成本管控和精细化运营,这是企业能否实现盈利的关键。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冷链物流理念推广依然薄弱,想要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还需加强冷链技术和理念知识的普及,让消费者真正意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赵小敏最后说道。

十年间在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一批批冷链人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取得了诸多成就,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截止到2021年,我国冷链物流总额超过8万亿元,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达4586亿元,物流市场主体数量超过3.6万、星级物流企业突破100家、冷链物流总量达3.02亿吨、冷藏车保有量34.14万辆、冷库容量1.96亿立方米。发展冷链物流,是打造现代流通体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全链条、网络化、严标准、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的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能够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升级需要,促进农民增收,保障食品消费安全。


一、 冷链物流初露锋芒,社会关注持续走高


2019年7月关于“城乡冷链补短板”的决议将冷链物流发展上升到中央层面大力支持的高度,大大加快了国内冷链物流的发展。回望2012年,国内冷链物流还处于刚刚起步的状态,冷链物流发展的重点专项政策平均每年2份左右,主要发文单位涉及国务院、发改委、商务部、农业农村部等,其关注的核心主要集中于重点环节的建设。十年间,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到冷链物流的重要性,诸多重要文件及会议多次提及冷链物流行业发展。2021年底,冷链物流未来五年发展蓝图绘就,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紧密围绕冷链物流体系、产地冷链物流、冷链运输、销地冷链物流、冷链物流服务、冷链物流创新、冷链物流支撑及冷链物流监管体系等方面,对冷链物流的全流程、全环节、全场景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同时针对冷链物流“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等行业难题提出了科学可行的指导方案。《规划》对“十四五”时期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冷链物流体系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22年前三季度,冷链物流行业相关政策文件突破38项,聚焦冷链绿色环保、扶持性政策制定、冷链基础设施建设、产地端冷链体系发展、严把疫情防控关及区域冷链物流建设等六大核心方向。同年10月,第二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名单发布,加速国家骨干冷链网络建设。十年间,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在无数冷链人的不懈努力下,在行业协会的组织串联下,冷链物流逐步从默默无闻到炙手可热,让各个领域认识到冷链物流的重要意义。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中,冷链物流更是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


二、 标准体系积水成渊,强制、国际标准时代已来


完善流通领域制度规范和标准,培育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持。十年间,我国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工作蓬勃开展。从十多年前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冷链物流分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到2022年的今天,从完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框架到填补冷链国际标准空白,每一名冷链人始终牢记“让冷链食品流通更安全”的使命,并为此不断努力、不断付出、不断践行。这十年来,《冷链物流分类与基本要求》等国家标准,《餐饮冷链物流服务规范》等行业标准,《冷链物流从业人员能力要求》等团体标准纷纷落地。我国首个冷链物流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冷链物流卫生规范》(GB 31605-2020)的出台,不仅弥补了我国冷链物流领域内强制性标准的空白,也标志着冷链物流的标准化监管实施进入到了全新阶段。另外,冷链物流国际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从参与ISO《间接温控冷藏配送服务:具有中间转移的冷藏包裹陆上运输》国际标准的制定,再到ISO/TC315冷链物流技术委员会的建立,我国冷链人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际上展现中国冷链物流领域内的技术能力和标准化水平。据统计,近十年冷链物流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共计突破109项。在多方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冷链物流标准化体系进一步完善。


三、 冷链市场日新月著,总体规模再创新高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展望2035年,要全面建成现代冷链物流体系,设施网络、技术装备、服务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行业监管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有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有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十年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冷链产业总体呈现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态势,基础设施规模进一步增加,设施建设更趋理性,冷链物流体系不断完善,行业发展模式日趋多元化。2021年,我国食品冷链物流需求总量达3.02亿吨,约占全国农产品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十年间,我国食品冷链物流需求总量增幅超过了300%,2021年,我国冷链物流总额突破8万亿。十年间,我国冷链物流总额增长量超过5万亿。巨大的体量增幅下,是每一名冷链人的坚持与坚守。冷链食品市场跨越式的增长,对于冷链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作为保障基础民生的关键环节,在守护万千百姓生命线的前提下,还需适应社会及时代发展的要求。“降本增效”“提质保量”“绿色环保”都是时代背景下,对于冷链物流发展所提出的更高层次的需求。


四、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车、库布局结构趋于合理


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建设“四好农村路”,完善农村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实施规模化供水工程,加强农村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以基础设施现代化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冷库、冷藏车等作为冷链物流的基础资源, 对平衡市场波峰波谷、调节产品流通、减少货物损耗、推动上下游乃至整个产业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新的消费习惯催生了新的业态模式与需求,冷库的建设及技术研发也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 成为投资热点。伴随着国家支持冷链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出台,冷链物流项目纷纷上马,各类冷链物流相关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2021年全国冷藏车市场保有量达到34.14万辆,冷库市场容量达到1.96亿立方米。十年间冷藏车保有量增长7倍,冷库容量实现将近翻两番增长。


五、 企业主体浩浩荡荡,管理水平进入新阶段


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大改革攻坚力度,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同时《“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也提出,未来精细化、多元化、品质化冷链物流服务能力要显著增强,并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龙头企业。十年间冷链物流企业加速成长,网络化发展趋势明显,行业发展生态不断完善。市场集中度日益提高,冷链仓储、运输、配送、装备制造等领域形成一批领军企业,不断延伸采购、分销、信息等供应链服务功能,资源整合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历经十年的发展,国内冷链物流企业不断壮大,冷链物流市场主体超过3.6万个,星级物流企业达114家。2021年冷链百家重点调研企业总体业务营收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57.43%,入门门槛年营收额提升到9880万元,企业规模及管理能力均呈现显著提升。在飞速变化的环境中,冷链行业的新赛道和新玩家不断涌现,这是行业走向成熟的标志,这也对冷链企业的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纵观冷链物流企业的成长历程,未来还将继续向着合规化、一体化、专业化、平台化、智慧化、绿色化、人才化、柔性化、白热化、规模化等方向深化发展。


六、 消费市场创变升维,冷链助力新模式、新场景实现


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生鲜电商、社区团购等To C新消费场景出现,这些新场景新业态对冷链行业的格局将会带来全新的变化。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现代农业、食品工业、医药产业、服务业全面升级,对高品质、精细化、个性化的冷链物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十四五”时期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将加速释放,为冷链物流提高供给水平、适配新型消费、加快规模扩张奠定坚实基础,创造广阔空间。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特别是深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和推动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将进一步优化区域供应链环境,有效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深化与相关国家贸易往来,扩大食品进出口规模,推动国内国际冷链物流标准接轨,借鉴推广先进冷链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围绕冷链物流形成“冷链+”产业集聚新格局。依托“冷链+智能装备”“冷链+大数据”“冷链+智慧生活”,推进冷链物流产业走廊建设。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创新业态模式,优化供应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充分发挥冷链物流在服务经济发展和便利人民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七、 创新科技全链赋能,冷链物流开启数智化征程


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使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十年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需求旺盛,冷链物流总体呈现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态势,基础设施规模进一步扩大,资源建设更趋理性,冷链物流体系不断完善,行业发展模式日趋多元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完善,包括管理系统、冷链园区、冷库、冷藏车、冷藏箱等软硬件设施。十年间,伴随着冷链物流的火热发展,社会大众也在持续关注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及创新技术的布局与应用。十年间,冷链物流已从“棉被”时代步入到“数智化”时代,传统基础设施已被新基建所逐步取代,冷链物流技术体系也在一次次磨砺中转型升级创变成型。所谓新基建,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单纯依靠基础设施建设是无法持续推动冷链物流阔步向前的。冷链数智化发展,首要的前提应是数据体系与业务体系的高度融合。从业务场景中,采集数据,提炼信息,转化为决策变量,辅助智能决策。这一过程,也正是数据孪生技术的实质性体现。伴随着“双碳”政策的深化落实,“绿色冷链”时代正式开启,绿色化正在成为未来冷链物流技术蝶变升维的核心要素。“降本增效”“提质保量”“绿色环保”都是时代背景下,对于冷链物流发展所提出的更高层次的需求。时代赋予了冷链物流新的社会使命,但却未能予以冷链物流充足的时间来适应。面对飞速的市场变革,每一名冷链人必须继续奔跑前行,直面发展历程中的每一次挑战。


八、 中国冷链走出国门,构筑冷链国际化发展新通路


发挥基础设施物联互通的辐射效应和带动作用,帮助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推动全球经济进一步开放、交流、融合。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过去的十年,中国在全球市场中大放异彩。历经多年的努力与坚守,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我国制造业飞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制造业中心和全球价值链核心国家。2021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91009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在此过程中,跨境冷链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以肉类为例,中国年肉类进口量第一次突破百万级别在2003年,仅仅用了17年,中国肉类进口实现了约10倍的规模增长,如今已逼近千万吨级。下一步,中国还将秉持开放、合作、团结、共赢的信念,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将更有效率地实现内外市场联通、要素资源共享,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是中国发展自信和成果的体现。未来,在全球市场的舞台上,还将看到更多中国冷链人的身影。为推动全球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我们始终在路上。


十年磨一剑,“冷链”有可为。党的十年间,国家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放眼于冷链物流行业,正是在一批批冷链人的坚守和奉献中,才让我们看到了属于中国冷链物流行业未来的美好蓝图。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是中国发展自信和成果的体现。未来,在全球市场的舞台上,还将看到更多中国冷链人的身影。为推动全球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我们始终在路上。


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在无数冷链人的不懈努力下,一定能够建成链接国内辐射全球的高质量冷链物流体系,为新的伟大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二零二二年十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