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鲜易鲜物流有限公司为您提供冷链运输的全方位优质服务!

预制菜配送大战:京东、中通、顺丰的冷链 “杀手锏” 对比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5-04-07
预制菜配送大战:京东、中通、顺丰的冷链 “杀手锏” 对比

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预制菜凭借便捷特性,逐渐成为消费者餐桌上的常客。从忙碌上班族到追求便利的家庭,预制菜需求持续增长。而预制菜行业的发展,高度依赖高效冷链物流。京东、中通、顺丰等物流巨头纷纷布局,各施 “杀手锏”。


01

京东:分温层包装,精准控温保障品质

1. 运作模式

京东依托其在电商领域长期积累的物流基础,构建了一套精细的冷链配送体系。其推出的分温层包装方案,可实现 - 22℃至 15℃不同温度区间的精准调控。京东冷链目前运营着超过 100 个生鲜食品温控冷链仓库,仓储总面积达 300 万平方米。这些仓库分布广泛,覆盖超过 330 个城市,形成了一张庞大且密集的仓储网络,为分温层包装方案的落地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在实际操作中,京东会依据预制菜的不同品类,如需要在 - 18℃以下深度冷冻保存的肉类预制菜,在 0 - 4℃冷藏保鲜的蔬菜沙拉预制菜,以及可在常温 15 - 25℃环境存放的部分调理包等,将它们分类放置于不同温层的包装内,然后存储于对应的仓库区域。每个仓库都配备了专业的温度监测设备,每隔 15 分钟自动记录一次温度数据,确保各温层温度始终处于标准范围。

2. 优势

精准的分温层包装在维持预制菜的新鲜度与品质方面效果显著。以冷冻水饺和冷藏凉拌菜为例,分温层包装有效避免了两者因放置在一起,导致冷冻水饺受热解冻、凉拌菜受冷冻伤等情况,最大程度保留了预制菜原本的口感与营养价值。在配送环节,京东采用就近发货模式。当消费者下单后,系统会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在毫秒级时间内自动匹配距离消费者最近的仓库。随后,仓库工作人员会迅速挑选出符合分温层包装要求的预制菜,安排配送。这种模式大大缩短了配送时间,经数据统计,平均配送时长较传统模式减少了 2 - 3 小时,有效降低了在途时间对食材品质的不良影响。据消费者反馈,采用分温层包装配送的预制菜,新鲜度保持良好的比例高达 95%。

3. 局限

实现精准分温层包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在商品分类环节,每个仓库平均每天需要安排 50 名专业工作人员,对各类预制菜进行细致分类;在包装环节,需要采购特殊的分温层包装材料,每个包装成本相较于普通包装增加了 0.5 - 1 元。这些因素导致运营成本大幅上升。尽管京东的仓储网络广泛,但在一些偏远地区,如西部山区的部分县城,由于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道路崎岖,配送车辆通行困难,导致配送时效难以保证,平均配送时间较城市地区延长了 1 - 2 天。同时,受限于当地冷链设备的匮乏,冷链覆盖也存在较大局限,难以充分满足消费者对预制菜新鲜度的高要求。在这些偏远地区,冷链配送服务的覆盖率仅为 60% 左右。

02

中通:联配中心,打造全链路供应链

1. 运作模式

2021 年,中通云仓科技敏锐洞察到预制菜市场的潜力,果断布局该赛道。2022 年 5 月,杭州、南京等多地的生鲜联配中心相继投产运营。这些联配中心规模宏大,由原料仓、生鲜加工厂、物流仓三大部分构成。单仓的日均产能可达 5 吨,年处理预制菜能力达 1825 吨。中通在全国主要农产品基地周边,共设置了 80 个产地仓。产地仓直接从当地农户手中采购果蔬原材料,以确保原材料的新鲜度与品质。采购的原材料被运输至生鲜联配中心后,在内部的生鲜加工厂内,按照标准化的工艺流程完成清洗、切割、调味、包装等加工环节。整个加工过程严格遵循 HACCP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每个环节都有详细的操作规范和质量检测点。最后,通过数字化城市配送平台,将加工完成的预制菜高效配送给餐饮客户或消费者。整个配送过程实现了全程温控管理,运输车辆配备专业的温控设备,实时将温度数据传输至监控中心,确保温度始终维持在适宜预制菜保存的范围内。运输车辆的温控精度可达 ±1℃。

2. 优势

从源头采购环节开始,中通就严格把控食材的新鲜与安全。通过直接与农户合作,减少了中间采购环节,使得原材料从采摘到进入加工环节的时间平均缩短了 4 - 6 小时,极大地保障了原材料的新鲜度。而且,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了采购成本,经核算,每吨原材料采购成本降低了 100 - 150 元。在加工包装环节,标准化的流程确保了预制菜品质稳定。经第三方检测机构数据显示,采用标准化流程后,预制菜的次品率从原来的 8% 降低至 3%。在配送方面,中通标快开辟绿色通道,在全国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约 80% 的订单可实现次日送达;在多个核心城市,约 90% 的订单能在 48 小时内送达。在冷链运输方面,中通采用短驳冷链配合干线冷链的模式,移动冷仓全程驻场,通过实时监控,严格控制储存温度达标,确保预制菜在运输过程中的品质不受影响。

3. 局限

建设和运营生鲜联配中心需要投入巨额资金。以单个联配中心为例,场地建设成本约为 2 亿元,设备购置成本约为 1.5 亿元,人员培训成本每年约为 300 万元。这对企业的资金实力是一个巨大考验。虽然中通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广泛的网点优势,但在一些交通不便的农村或偏远山区,配送网络仍存在较大短板。例如,在西南部分山区,由于村落分散,道路狭窄,中通的配送车辆难以深入,导致配送覆盖范围仅能达到当地村落的 70%。而且,受限于交通条件,配送时效性较差,平均配送时间较城市地区延长了 2 - 3 天,难以实现预制菜的高效配送。

03

顺丰:多仓协同,构建一体化配送方案

1. 运作模式

顺丰凭借在快递行业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强大的航空运输资源,精心打造了预制菜 “干 + 仓 + 配” 一体化供应链方案。目前,顺丰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超过 20 万平的高标全温层冷库,冷库数量达到 150 个。同时,配备了 2 万多辆冷链车辆,构建起了庞大的冷链物流网络。通过多仓协同运作,顺丰能够根据不同区域的预制菜需求情况,实现快速调配。例如,当华北地区某城市预制菜需求突然增长时,顺丰可在 4 - 6 小时内,从周边仓库调运货物至该城市。顺丰还打造了先进的食品溯源系统,消费者通过扫描产品二维码,即可获取预制菜从原材料采购、加工制作到仓储运输的全流程信息。全程仓储运输温湿度实时可视化监控系统,可实时将温湿度数据传输至监控平台,一旦出现异常,系统立即发出警报。在城市末端配送方面,针对预制菜订单分散特点和高时效配送需求,顺丰推出了统仓共配和 B2C 全渠道一盘货两大解决方案。统仓共配模式下,顺丰整合众多商家和商圈,在客户较集中的区域提前设置 30 个前置仓,并完成货物调配。通过 “前置仓 + 即配到家” 服务模式,可实现 “半日达” 甚至是 “小时达”。而一盘货解决方案,实现了全渠道库存共享,统仓运作,统一入库、存储、分拣、打包、配送,经实际运营数据显示,该方案可使商家库存周转加快 30%。

2. 优势

多仓协同运作使得顺丰能够灵活、高效地满足市场对预制菜的需求变化。食品溯源系统与温湿度实时可视化监控系统,为预制菜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提升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在末端配送环节,统仓共配和 B2C 全渠道一盘货方案显著提高了配送效率,有效适应了预制菜订单分散、配送时效要求高的特点,极大地提升了客户体验。据统计,采用顺丰配送服务的预制菜客户满意度达到 92%。

3. 局限

顺丰的服务通常定位中高端,其冷链配送成本相对较高。以每吨预制菜配送为例,顺丰的冷链配送费用较同行业平均水平高出 20% - 30%,这可能会使一些对价格敏感的预制菜企业望而却步。在一些航空资源受限地区,如部分边境城市,由于航班数量少、航线限制等因素,顺丰难以充分发挥航空运输优势,导致配送时效降低,平均配送时间较航空资源丰富地区延长了 1 - 2 天。而且,当遇到恶劣天气等不可抗力因素时,如暴雨、暴雪等,航空运输受阻,地面交通也受到影响,配送时效会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影响食材品质。在遭遇极端天气时,约有 15% 的订单配送时效会延迟超过 24 小时。

04

物流企业角逐预制菜市场,未来之路在何方?

冷链技术优化:持续投入研发,优化包装、仓储、运输温控技术,提高精准性与稳定性,降低冷链损耗。如京东分温层包装、中通全程温控、顺丰温湿度监控,都是积极探索方向。未来,物流企业应加大在新型保温材料研发、智能温控设备应用等方面的投入,进一步提升冷链技术水平。例如,研发更轻薄且保温性能更好的包装材料,可降低包装重量与成本,同时提高保温效果;应用智能温控设备,实现对仓储和运输过程中温度的精准调控,减少温度波动对预制菜品质的影响。

配送网络完善:三家虽都在拓展仓储和配送网点,但偏远及农村市场仍有提升空间。需下沉市场,加强与当地合作,优化配送路线,提升效率。例如,与当地小型物流企业合作,利用其熟悉本地路况的优势,完善最后一公里配送;借助大数据分析,优化配送路线规划,减少运输里程,提高配送效率。通过与当地合作伙伴协同,可将配送覆盖范围在偏远地区提升 10% - 20%;利用大数据优化路线,可降低运输成本 15% - 20%。

成本控制:在保障服务质量前提下,优化运营流程、提高资源利用率。像中通直接与农户合作降成本,顺丰多仓协同提高库存周转率。物流企业可通过优化仓库布局,提高仓库空间利用率;合理安排车辆调度,降低运输空载率等方式,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例如,合理规划仓库货架布局,可使仓库空间利用率提高 20% - 30%;通过智能车辆调度系统,可将运输空载率降低 10% - 15%。

质量追溯合作:消费者对预制菜品质安全关注度提升,物流企业需与生产企业合作,打造从源头到餐桌的全链条质量追溯体系。通过建立统一的质量追溯标准,实现信息共享,让消费者能够清晰了解预制菜的整个生产、运输过程,增强消费者对预制菜产品的信心。例如,制定涵盖原材料采购、加工、仓储、运输、销售全环节的质量追溯标准,确保每个环节的信息准确、可查,使消费者扫码即可获取预制菜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部信息,提升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安全的信任度。

预制菜配送市场前景广阔但竞争激烈。京东、中通、顺丰凭借各自 “杀手锏” 占据一定市场份额。但要持续发展,需不断创新、优化服务,满足预制菜企业与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推动预制菜行业蓬勃发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