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鲜易鲜物流有限公司为您提供冷链运输的全方位优质服务!

玉湖冷链携手Marfrig&BRF举办西南肉类进口贸易专场|临沂至老挝万象冷链运输物流新通道开通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5-04-07
玉湖冷链携手Marfrig&BRF举办西南肉类进口贸易专场|临沂至老挝万象冷链运输物流新通道开通
01

玉湖冷链携手Marfrig&BRF举办西南肉类进口贸易专场


近日,玉湖冷链与Marfrig&BRF联合举办的进口肉类西南贸易专场活动&合作洽谈会在玉湖冷链(成都)交易中心成功举办。

据了解,作为玉湖冷链2025年首个进口肉类专场,本次活动成功搭建起成都园区进口肉类商户与Marfrig&BRF的对接平台,有力推动双方贸易精准对接与深度合作。另一方面,亦充分发挥成都园区对接海外优质货源、优化西南地区冷链食品供应链生态的核心能力,重塑西南地区肉类进出口贸易新格局。玉湖冷链成都园区作为成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将充分发挥‘链主’企业优势,通过构建国际食材供应链基地,实现西部地区与全球食材供应链的循环贯通。


02

临沂至老挝万象冷链运输物流新通道开通


3月21日,山东日晟运输有限公司临沂至老挝万象冷链运输发车仪式举行,这标志着河东区在2023年成功开通运行临沂至泰国冷链物流国际道路运输后,又一冷链物流国际道路运输线路成功开通。

据悉,本次发车仪式中,3辆满载鸡、鸭冻品的重型冷链运输车辆将行驶4600余公里,途经云南省磨憨口岸到达老挝万象,将历时12天运载老挝原产地优质农产品青豆返回临沂。近年来,河东区交通运输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临沂商城国际化战略部署,积极拓展国际物流大通道,推动“公铁联运”、“海铁联运”、“陆空联运”、网络货运等新模式和新业态发展,大力实施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项目建设,开展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服务、指导冷链运输企业做大做优和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不断推动辖区物流行业转型升级、向现代物流迈进。


03

全球首条直航包船新西兰奇异果抵达上海


3月26日,巴拿马籍“科槐”轮满载着2025季首船新西兰佳沛奇异果靠泊上海南港码头。办完边检入境手续后,约5107吨佳沛奇异果进入接卸中转通道,其中阳光金果毛重4778吨,宝石红果毛重329吨。洋山边检站等口岸查验单位与各港口、航运企业搭建生鲜果品入境“绿色通道”,保障新一季新西兰奇异果抢“鲜”上市。

据悉,这艘全球首条直航包船于3月14日从新西兰陶朗加港(Tauranga)启航,仅用了12天就完成了超5185海里(约9600多公里)的总航程,抵达上海南港码头。今年预计有20船新西兰奇异果以直航包船运输方式进入我国,其余将通过集装箱方式运输,这种“点对点”直航模式赋予奇异果更长的生长周期和更优品质。


04

台州“超级冰箱”正式投用


3月25日,台州玉环大麦屿港国际生鲜冷链中心投用仪式举行。

据了解,大麦屿港国际生鲜冷链中心配备了储存冷库、活鲜暂养池、海关查验技术用房及相应配套市政设施,主营水果、冰鲜水产品、食用性水生动物等进境农水产品,具备控温仓储、集货分拨、流通加工及冷链城配等功能。其冷库总库容达53154立方米,按存储温度分为冷藏库和冷冻库,可满足不同温度的进口冷链食品储存需求,冷链仓储条件居省内前列。


05

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冷链食品物流园项目正式启动


3月25日,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冷链食品物流园项目正式启动。作为总投资7.44亿元的重点民生工程,项目规划用地240.9亩,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25.01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400个以上。

据了解,该项目由新疆天益食品供销社公司投资,依托独山子区区位优势,规划建设屠宰加工、冷链仓储、食品检测中心、活畜信息化交易平台等核心功能区,同步配套污水处理、粪污综合处理等环保设施。园区创新采用“绿色能源+智慧管控”模式,通过建设年发电量900万千瓦时的屋顶光伏系统,打造碳中和示范园区。项目还规划建设现代化观光动线,推动冷链物流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项目计划2026年建成投运,预计年加工仓储生鲜农产品12万吨,通过“集采+配送+批发”模式服务千家以上商户。项目还将联合科研院所开展技术攻关,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并通过建立区域保供体系稳定物价水平。建成后将强化“奎-独-乌”经济圈冷链物流枢纽功能,为新疆及中亚地区提供安全高效的食品供应链解决方案。


热点点评

近期,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势头强劲。玉湖冷链举办西南肉类进口贸易专场,助力贸易对接,优化供应链。临沂至老挝万象冷链运输通道开通,拓展国际物流网络,促进农产品贸易。全球首条直航包船新西兰奇异果抵沪,借直航优势保证品质,快速入市。台州大麦屿港国际生鲜冷链中心投用,库容大、功能全;克拉玛依独山子区冷链食品物流园项目启动,融合绿色能源与文旅产业,建成后将强化区域枢纽功能。这些成果表明冷链物流行业在拓展贸易、提升效率、完善基建等方面成效显著。但行业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均、环节衔接不顺畅等问题。后续需各方整合资源、创新技术,推动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保障生鲜供应与品质。

END